記者楊博喻/綜合報導
民眾常到廟宇祭拜祈求願望實現,很多時候祈求的願望很多,但大多時候都是以自身為出發點居多,無論是求財、求健康、求事業或求愛情等,藏傳佛教的意豐師父表示,祈求自身的願望並不為過,但更多時候期盼周遭的人事物,能夠一起變得更好,這無論在宗教上、磁場上,「共好」的氛圍,在科學角度而言,更容易有機會實現期盼。
無論宗教為何,信徒總希望能夠將自身的期待實現,但只為自身期待的想法,可能稍嫌狹隘。因此意豐師父鼓勵民眾,在宗教信仰上,除了可以為自身祈福外,更多時候也幫周遭的人事物一起祝禱扶持,在吸引力法則前提下,「利他就是利己」的概念,以科學的角度來說,就是共好,這樣也較能化作合作的磁場,讓願望實現。
意豐師父鼓勵大家在共好概念前提下,多為周遭利他,尤其多為弱勢對象進行扶助,基本上助人為快樂之本,一旦心情愉悅,容易影響周遭氣氛,許多事情自然而然就會被感染正能量。意豐師父指出,日前參與社福機構物資募集捐贈,知道自己募集而來的衣物,能夠給弱勢家庭一個溫暖的冬天,因此分享給周遭知悉時,就引起許多共鳴,連帶的不僅是物資獲得支持,更在網路上引起討論,讓更多資源挹注同時,意外獲得更多同修的支持。
面對宗教信仰,民眾是求己?還是利他?這看法見仁見智,但如同惻隱之心,越能關注身旁需要幫助的人事物,往往獲得更多的回饋與支持,或許下次跟信仰祈禱之際,調整一下念頭角度,先利他再求己,也許答案會超乎期待。
更多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