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今年大甲媽祖遶境於21日起駕,途經4縣市共計340公里,近日卻傳出一名孕婦體力不支,送醫搶救仍回天乏術,隨後經雲林縣警察局調查為社群亂傳。台灣運動醫學學會副秘書長林杏青表示,孕婦養胎不宜運動是過時迷思,根據美國婦產科醫學會與美國運動醫學會建議,孕婦運動的標準其實跟一般人沒有太大的差異,無論有氧運動、肌力訓練、伸展運動,只要在可負荷的範圍內運動都沒有問題,而且孕婦運動對胎兒也有好處。
美國婦產科醫學會資料顯示,懷孕期間運動好處多,諸如保持健康的體重、減輕背部疼痛、緩解便秘、增加睡眠品質、減輕寶寶的體重、降低妊娠糖尿病、剖腹產等風險。定期運動能夠讓胎兒受益。建議孕婦每週可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强度有氧運動,以有節奏的方式來運動大塊肌肉,例如快步行走。
孕婦運動原則 維持性訓練
林杏青說明,無論美國婦產科醫學會(ACOG)或者是美國運動醫學會(ACSM)建議,孕婦運動的標準其實跟一般人沒有太大的差異,無論有氧運動、肌力訓練、伸展運動,只要沒有引起疼痛不舒服,在可負荷的範圍內運動都沒有問題,而且甚至是鼓勵孕婦運動。
懷孕期的訓練只有一個大原則,就是「維持性訓練」,不以競技為目標去加強訓練。孕前原本能夠做多重的訓練、進行多激烈的長途耐力訓練,孕期繼續維持標準沒有問題,或即使本來沒有運動習慣,從輕度運動循序漸進增加強度也沒有問題。
不宜運動是過時迷思 留意運動5狀況
以往老一輩的觀念認為「孕婦就該躺在床上養胎」,林杏青說明,孕婦養胎不宜運動是過時的迷思,正常的孕婦要跑步、游泳、騎腳踏車、重訓都沒有問題,而且適度的運動對母體與胎兒的健康都有助益。
孕婦運動需要注意的重點在於是否有子宮收縮、子宮異常出血、破水、子癲前症、血壓劇烈變化,出現上述狀況才需就醫檢查。若真的發生孕婦跟隨大甲媽祖繞境、長途步行卻休克死亡的情境,可能的因素是本身有慢性疾病而不自知,並非懷孕就不能走路運動。
- 子宮收縮
- 子宮異常出血
- 破水
- 子癲前症
- 血壓劇烈變化
另外,許多新手媽媽想要產後找回少女時的曲線,不惜砸下重金購買塑身衣褲,林杏青提醒,塑身衣褲穿太緊可能造成感覺異常,例如褲頭太緊會造成外側股皮神經壓迫、前外側大腿麻木;如果是緊到造成血管血流不通,也會對循環有影響。想要成功瘦身,根本之道在於均衡的運動搭配正確均衡的飲食,有氧、阻力、伸展運動不偏廢,方能恢復身材。
孕婦網紅骨折又登山 山友籲審視風險
33歲網紅「林叨囝仔The Lins' Kids」媽媽Sydney最近被網友投訴,前年懷6寶3X週時爬高島縱走不慎骨折,該山友為了護送她導致自己拉傷,花了不少錢自費治療。如今看到Sydney又抱孕肚爬山,山友忍不住喊話:「既然已有類似情況發生,且知道懷孕會讓骨質流失提高骨折風險了,甚至是第七胎寶寶已開始發育骨骼了,先不評論孕婦登山是否是正確或安全的行為,但我希望您能再次審視一下您的風險管理」。
對此,Sydney發文回應:「針對協助我下山的山友受傷的部分,若是您還願意跟我們聯絡,我們一定會負起責任」並表示無論是登山、身體狀況和檢查結果,一直都有在社群平台上分享,並沒有隱瞞之情,因此高島縱走的骨折事件並非突然被爆料,「未來,我們也會更謹慎、仔細。最後,再次感謝曾經給予我們幫助的所有人,謝謝大家」。
外界認為即將臨盆的孕婦跑到百岳深山等於無視風險,攀爬高山來回需十幾個小時,孕婦一旦出事,救難隊難以即時救援。獸醫師許乃文留言表示:「風險評估跟急難救助的SOP呢?出事後再說嗎?那你不只是在玩自己的命玩小孩的命,而是在玩所有可能救助你的山友的命!更是在浪費國家資源!」
網友紛紛建議孕婦登山應量力而為,或不要從事會影響他人的活動,「航空公司都有規定孕婦幾週後不能搭飛機了,也要醫生開適航證明,就是因為風險大啊!同理,登山也一樣救援不易,萬一發生意外找誰來救?這也跟颱風天硬要登山的人一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