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高雄長庚醫院心臟內科團隊對於促進民眾健康不遺餘力,多次於院內及鄰里間舉辦不同主題的衛教活動,提升民眾對於心臟疾病的醫療知識。近日,為響應心律不整衛教週,高雄長庚醫院心臟內科陳永隆主任領軍心臟內科團隊舉辦「心動列車」心跳過慢及昏厥衛教講座,廣邀高雄市民參與。活動中帶領民眾深入探討心源性昏厥中-心跳過慢的病因與處置,透過豐富的講座內容,一起解決心臟沒電的煩惱。
暈眩、昏厥傻傻分不清? 我該找哪科醫師幫忙
陳永隆主任表示,昏厥會隨著年紀的增長而提高發生機率,經統計約有一成的人都曾發生過昏厥狀況。最常見的昏厥為反射性昏厥,包含迷走神經性昏厥、姿勢性昏厥或頸動脈竇敏感性昏厥,也可能為心源性昏厥、精神性昏厥等。其中,心源性昏厥可能因主動脈瓣狹窄、心律不整所造成灌流身體血流量不足,腦血流減少而產生。高雄長庚醫院心臟內科陳煌中副主任也教導民眾如何辨別暈眩及昏厥,前者只會感覺天旋地轉,但不會喪失意識;後者則會短暫失去意識。暈眩且伴隨噁心、耳鳴情形建議考慮耳鼻喉科求診,若為昏厥則建議尋求心臟內科的診斷及治療。
別等撞到頭才就醫,心跳過慢恐釀危機
陳煌中副主任補充,一般人心跳會隨著身體需求及活動有相對應的心跳速度,若心跳過慢但無任何不適,日常生活並不受影響,則無需介入,但若心臟跳動速度低於生理需求,造成頭暈、無力、倦怠、昏厥的情形就要注意,最擔心的是失去意識所造成的昏厥,可能因此跌倒撞到頭部,造成外傷或是顱內出。陳煌中副主任強調,若昏厥合併心臟症狀,如:胸悶、胸痛、心悸則需盡快至醫院就診,可透過心電圖進行診斷後治療。
每年七千位心跳過慢患者,透過這方法維持心跳穩定
高雄長庚醫院心臟內科方燕楠醫師表示,台灣每一千人當中就有四人診斷出心跳過慢,好發於65歲以上族群,最常見的就是因年齡所造成的心臟功能退化,心跳過慢不可逆也不能透過藥物治療,因此需考慮放置心臟節律器來穩定心臟跳動,透過心臟節律器在適當的時機給予微小電刺激,使心臟穩定的將血液輸送到全身提供足夠的血氧量,以避免再次昏厥的發生。因應高齡化社會,醫療科技進步,相較於傳統心臟節律器,無導線節律器體積小,傷口約1公分、無明顯傷口及疤痕,術後併發症減少近5成,更可立即做全身MRI,針對血管狀況不佳或洗腎患者洗腎廔管健保可全額給付。
裝置心臟節律器者 應每半年定期追蹤
方燕楠醫師也提醒,裝置傳統心臟節律器術後一個月內避免手臂劇烈活動,以免牽引導線造成功能不良需再次手術復位,傷口勿碰水避免傷口感染。裝置心臟節律器患者日常生活中需避免接觸高強度磁場場域或電子產品,以干擾心臟節律器造成誤判。術後一個月即可恢復日常生活,後續僅需每半年追蹤殘餘電量及評估導線狀況,患者無須再擔心心跳過慢造成暈厥,能與正常人一樣擁有正常心律的生活步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