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張媽媽平常的運動就是散步、爬山健行,但最近運動完都會覺得腳大拇趾關節刺痛,而且關節處突出,鞋子怎麼換就是不合腳。台安醫院骨科主任劉大永醫師表示,這是門診常見的腳趾外翻情形,若症狀進一步惡化,不只有患處、外觀會受影響,姿勢、步態都會受到影響,甚至可能有繼發性的關節問題。
什麼是大腳趾外翻? 會有哪些症狀?
大腳趾外翻,又稱為拇趾外翻或Hallux Valgus。劉大永醫師說明,這是一種足部變形的問題,從外型可以發現大腳趾向外彎曲,並且逐漸靠近第二腳趾,較嚴重的病人甚至會跨過第二腳趾。
此外,在拇指底部第一蹠趾關節處可能會突出形成腫塊稱為「拇囊炎(Bunion)」。劉大永醫師表示,初期拇趾囊腫發炎會使患者的拇趾根部出現紅、腫、痛、熱等症狀,而且在站立、行走等負重活動時症狀會加劇。
若外翻情況持續可能會使前足負重不均,導致相鄰趾節變形,甚至長期摩擦產生厚繭或雞眼增生,增加疼痛、不適。劉大永醫師提到,大腳趾外翻若處理不當或患處長期受摩擦,可能會增加繼發性症狀及其他關節的痛症問題,如足底筋膜炎、膝關節、髖關節及腰椎病變等。
嚴重變形恐需考慮手術 常用手術方式有2種
若腳已明顯變形,無法穿鞋或造成生活上的困擾就需要考慮進行手術。劉大永醫師表示,大腳趾外翻的手術治療有上百種手術方式,通常需依照病患變形程度來選擇單一或多重手術來矯正變形狀況,目前常用的手術有2種方式:
- 軟組織修補:
將拇趾緊縮內收肌腱放鬆,鬆弛之關節囊縫緊並將贅生骨切除達到矯正目的,適合輕度腳趾外翻治療
- 切骨矯正:
將趾骨或蹠骨打斷, 矯正到理想角度後再用骨釘骨板將其固定,適合重度腳趾外翻之治療
而隨著手術技術進步,腳趾外翻矯正手術也發展出傷口小、恢復快的微創手術。劉大永醫師說明,經由3公分的小切口進行手術截骨、固定及韌帶放鬆等步驟,達到最小化創傷和減少疼痛,術後當天可下床,第二天可出院,不需任何石膏固定,可正常行走及淋浴。
術後應注意「這些」 醫師籲早期發現、治療
不過無論使用哪種手術方式,治療後都需等待傷口癒合,並透過復健恢復足部功能、運動能力。劉大永醫師表示,一般來說傷口疼痛可在1週內消失,但伴隨血循不良引起的腫脹約需1個月恢復。
此外,劉大永醫師也提到,合併截骨手術的病患,術後需避免劇烈運動3個月直到骨頭癒合,同時需使用足弓鞋墊,以避免行走時足部內翻變形,導致腳趾外翻復發。
劉大永醫師提醒,有大腳趾變形、骨突出或足弓塌陷等情形時,應盡快尋求骨科醫師協助,若能早期發現、預防腳趾外翻,就能避免持續變形而需開刀治療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