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接觸到投資的時間不一樣,有人年輕時就開始,也有人過了大半輩子才起頭。可是接觸早,懂得多,也不代表能有穩定的績效,多數投資人是載浮載沉,或跟著市場波動大起大落。
經過這五年的教學,我一直在思考,普通的投資人要經歷過什麼,才能穩定做交易?於是我們先從頭開始,回顧一個穩定交易者會經歷過的三階段:新手、老手與好手。除非是特別幸運,剛開始學投資就走對路,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否則大多數人,都會在老手時期蹲上好一段時間,甚至蹲到心累畢業,都有可能。透過檢視各階段的心境特色,對於幫助老手往下一個目標調整跟努力,我想會是一個可行的提醒:
- 新手期(投資經歷 1 年內)特色:方法單純、執行果斷、缺乏風險意識
新手期的特色,就是方法簡單,工具不多,可能只有均線、或單一指標,甚至只看一個週期,但也比較敢下單,也比較容易賺到錢。普遍會認為這就是新手運,可是只要操作單純,執行起來就容易,就是會賺錢。這個時期的投資人,也缺乏對風險的認識,沒跌倒都不怕痛,沒虧損都敢下單,敢下單就不會錯過進場點。反而很多人會有無法下手停損的問題,如果能活用券商提供停損停利工具,會對自己比較有幫助。
- 老手期(投資經歷 1~5 年):好學、愛講、做不好,容易被壞習慣拖累
新手持續學習後,大約一兩年內,就會接觸到各種流派、方法,各種指標數據。從一條均線看到五條線,從分時K 看到 月K,林林總總,好像學無止境,績效往往輸贏參半,甚至賠錢的時候更多,為什麼?因為老手懂的太多了,該判斷的時候,反而像多頭馬車,不知道該怎麼做。
想突破這個困境,許多人會選擇繼續學習,出發點就是對現階段所用的東西不滿足。但是繼續學習,也只是繼續發現新方法有各自的優點跟侷限,跟原有的觀念彼此拉扯。同時,老手也很少有耐心精通這些方法與工具,只要沒有作用,就會馬上換。重複著學習、切換的過程,越學越多、越學越雜,卻感到越來越缺乏,反覆幾次,就不會知道哪個對自己才是重要的,操作也會越來越混亂,只好繼續找新方法,來解決自己的匱乏。
不過,因為懂的多,老手反而很會講交易。所以加總起來看,學很多、很會講,卻做得不怎麼樣,就是老手階段的共同特色。另外,老手時期通常也會延續新手期的槓桿使用習慣。如果新手期沒有控制好槓桿,在老手階段就可能會在市場翻船。這 20 年來我已經看過很多這種人,這其實算是一種市場常態吧。
在市場上經歷越久,穩定交易者會知道過去學習的事物,哪些有用、哪些適合自己。在這階段能將所學化繁為簡,只看K 棒、或是只看型態來做盤面判斷。因為做久了,你會發現市場就這樣,有用的方法就是那些。而交易進入穩定狀態,幾乎會以順勢交易為主,因為順勢交易要觀察的狀態與現象,比較不用考慮太多,考慮太多,參雜雜訊的可能性就高。
大部分的穩定交易者也不會過度使用槓桿,不會因為行情波動大,就跟著開大槓桿。雖然市場上也有追求極端行情的極端報酬,心臟很大顆的高手,但是大多數人的心臟並沒有這種天賦。如果你在老手時期栽過好幾次,還願意繼續做交易,普遍也都偏向保守。
學的越多,就能賺得越多?
不管是怎樣的交易策略,方法是具體而固定的,決定好條件就不會改變,所以學習的時間相對不會太長。可是心態是重要的,所以你會發現穩定的交易者,最後重視的都是心態。心態是抽象的,可塑性高,但每個人的反應都不同,同樣的失敗,有人很快就能打起精神,有些人就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要想練習心態,就必需透過一次次的下單練習,才能讓心態也穩定下來。
學得越多反而越迷惘,不知道自己該解決怎樣的問題嗎?也許問題不是學得不夠,而是這個階段,該努力的方向已經完全不同了。
原文來自 : 《玩股網》圖片出處 :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