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位大人學的老朋友私訊我,請我給些職涯的意見。他在一流的外商公司從事高薪的工作,比一般同輩的人擁有更棒的職場成就,是人生勝利組沒錯,但是放眼望去,卻看不到下一步在哪裡。這可能不是一個特殊的個案,我覺得可以拿出來分享一下。
先講結論:我蠻鼓勵各位專業工作者,認真思考一下做「自媒體」的可能性,目的倒不是賺取流量或廣告收入,而是為你原本的職涯累積更多籌碼。
大人學社群中,有很高比例的夥伴都是高薪與高職位的一群,他們受過良好的教育,擁有一流的專業與工作態度,所以在職場裡快速上升,但這也帶來了另一個新挑戰,那就是:
更快遇到職涯的天花板!
很可能才 40 出頭,甚至更年輕,就發現自己在原本的賽道已經沒有上升空間了。
雖然跟同年紀的同事相比,進度已經超前,但是要更往上一階,擠入真正的核心卻非常難,問題可能是太過年輕、欠缺背景人脈、或是其他跟政治有關,非戰之罪的因素。例如,有些公司會有不成文的規定,年齡夠老才能擔任副總或是合夥人的職位!或者,前輩們已經占滿了有限的位子,出非他們離開否則沒有空缺。
既然往上升的門很窄,另一條路就是橫向發展:跳槽到某間規模小的公司當高階主管,或者自己出來創業,又或者轉換跑道,換一個行業......但是不管選哪一條路,要付出的代價都很高,而且難免有種「不甘心」的感覺:「我明明很成功,為什麼職涯卻卡死在這裡!」
但好在這個時代,我們有一條全新的道路,跟上面講的都不一樣,就是「自媒體」。寫部落格、當 Youtuber、錄 Podcast、建粉絲頁、錄短影片、發行個人電子報......都好。把你的專業,用白話的方式,分享給更多人,並且不求回報(至少一開始是這樣)。
很多專業人士聽到我這個建議,第一反應都是:我不行啦~我又不是網紅,我又不會講話,而隱藏內心的想法可能是:我不想賺這種錢、我不想拋頭露面、我沒有人格魅力、做這種事情違背我菁英的形象,好 Low......但其實,他們完全誤解我這個建議的重點。
其實我並不是要他們去對標老高、Joeman、股癌...…這些成功的自媒體,成為大眾市場的寵兒,要做到這個程度也確實不容易。他們真正要影響的受眾不是廣泛的大眾,而是他們所屬產業的同儕們,包含:同事、同業、客戶、老闆、供應商、相關供應鏈等等。紅不紅,有沒有賺到流量分潤,或是接到業配,根本不是重點,而是要在所屬產業中,立一塊「專業招牌」,讓大家知道有你這號人物存在,而且是正向、專業、熱愛分享的形象!
當漂亮履歷的邊際效益遞減時,就要用自媒體的曝光來取代。當你同產業的客戶、同事、老闆,很容易搜尋到你的頻道,你在他們心中就會樹立一個完全不同的形象:「這個人很有名,我知道他」、「這個人很懂我們的專業,講得很好」......。
大家知道我是土木系畢業的,但我其實只做了三年的土木工程師就轉換跑道了,近幾年大家會認識我,多半是透過社群上的文章、公開演講、以及 Podcast 頻道。有一次我研究所的指導教授從美國回台灣,跟同學們聚會,在座的學長學弟們都是土木工程領域的拔尖人物,但老師一看到大家,第一個跟我打招呼,還很興奮地說:我在美國都有看到 Bryan 的文章,連天下這些媒體都有轉載,沒想到你那麼厲害。我聽了都有點不好意思,我這個工程逃兵沒好好應用所學,居然還被教授稱讚。但可見媒體確實會帶來可觀的影響力,值得開心的是,在這個網路時代,媒體不再操控於少數人之手,人人都有機會運用自媒體為自己發聲。
自媒體就是你的擴大器,當你在產業中樹立好的形象,你職涯的機會就可能大幅增加。
像當年 Joe 跟我撰寫《專案管理生活思維》的時候,一開始也沒甚麼流量,但就會有廠商找我們當顧問或是講師,甚至我還被某間公司問過,要不要去他們公司當副總,推廣新的制度。當你擁有更多籌碼,職涯發展的決定權就在你手上了!
所以你的自媒體紅不紅,賺不賺錢......根本不是重點,而是透過分享專業知識,讓自己在原本產業中更有優勢。就像我家隔壁有間診所,一開張就大排長龍,網路一搜才發現好多那位院長是網路當紅的醫師,我想這多半有緊密的關聯。
希望這個分享對各位有幫助,也歡迎轉給你身邊的優秀朋友!
大人學
由兩位管理顧問:姚詩豪(Bryan)與張國洋(Joe)所創立的學習平台。意指「成為大人的學問」,分享職涯發展、人際關係、溝通技巧以及經營管理等文章與課程,期望以理性思考,彌補教育的斷層,讓更多人邁向成熟大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