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許多腸道疾病或外傷導致需要安置「造口」來進行排便,但若未妥善執行,可能導致糞水外洩,不僅會使周遭皮膚發炎等,更引發照護困難。一名男患者因為造口袋無緊密貼合,逾 4 年未能安心療養,經臺中慈濟醫院大腸直腸科主任邱建銘診治,移動造口,改善患者生活。
男子車禍後造口安置不當 糞水滲漏
22 歲謝姓男子四年前因車禍腹部嚴重鈍挫傷,緊急手術切除壞死腸段,靠「造口」,即俗稱的人工肛門排便;未料當時造口袋無緊密貼合,導致糞水外漏情況嚴重,使負責照護他的母親必須隨時清理長達 1500 個日子,患者及母親皆無法妥善休息、身心俱疲。
手術移動造口 耗 8 時處理腸道嚴重沾黏
經由慈濟社區志工訪視關懷,轉診至臺中慈濟醫院由邱建銘協助,進行手術剝開沾黏、重新縫合斷端,並把小腸位置移到右側肋骨下緣拉出造口。但由於沾黏狀況嚴重,手術挪動造口 5 公分,卻花了 8 個小時進行清理治療。邱建銘說明,由於腸道內狀況嚴重,必須耐心整理,並突破小腸跟肚皮的沾粘,縫合反覆發炎造成的 2 公分厚疤痕。
造口調整成功 改善照護者與患者生活
術後男子及母親終能喘息,並能更簡單照料,同時改善行動阻礙,未來能轉換藉由輪椅活動,不必整日臥床。對此,邱建銘指出,由於造口一天會分泌 1500 毫升糞水,且含有消化酵素,常使皮膚侵蝕變紅,照顧困難,但患者竟然無任何傷口摩擦跡象,顯現出母親照護的用心及辛苦;盼透過這樣的改善可以讓兩人擁有更好生活品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11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