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60歲的王先生不菸不酒,體檢時發現「胎兒蛋白」數值高於標準值,到醫院進一步檢查發現,肝臟有一顆大於7公分的腫瘤,詢問疾病史時,王先生不知自己本身是B型肝炎帶原者!在醫師的建議下,接受第一次肝臟局部栓塞治療讓腫瘤縮小,並搭配B型肝炎治療,目前控制穩定,胎兒蛋白指數也明顯下降,於門診定期追蹤治療。
慢性肝炎症狀不明顯 不知B肝、C肝帶原
大千綜合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趙俊欽表示,根據衛福部統計,因肝癌病逝的患者中,約70%為B型肝炎帶原者、20%為慢性C型肝炎感染者。而B/C肝炎的病患20%會進展至肝硬化,肝硬化後每年3至5%有肝癌風險,這就是所謂的肝癌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
由於肝臟沒有神經,因此一般民眾往往不知自己是B/C肝炎帶原者,加上慢性肝炎症狀並不明顯,通常都是進展至肝硬化後,產生併發症如食道胃靜脈曲張出血、大量腹水、肝性腦病變(肝昏迷)等症狀,才意識到嚴重性。
肝硬化發生年齡高峰為54歲後 建議進行肝功能檢查
目前肝硬化發生年齡的高峰在54歲後,建議民國55年以後出生且滿45歲者,可以搭配成人預防保健服務接受B/C型肝炎檢查;若為民國54年前出生的民眾,可依成人健檢進行GOT、GPT等肝功能檢查。發現肝功能異常,可接受健保給付必要病毒肝炎檢驗,一旦確認為B/C肝炎帶原者,合乎治療計畫者,即可進行病毒藥物治療。
趙俊欽醫師建議B/C肝炎帶原者,一定要定期就醫接受肝功能、超音波、胎兒蛋白等檢查,若符合健保B/C肝炎治療條件者,應遵從醫師指示接受治療,才能有效阻斷肝癌三部曲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