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現代人因工作繁忙,三餐不定經常外食,飽受胃病所苦,根據國泰健檢2018數據統計,胃鏡檢查結果發現,最常見的胃病為食道炎、胃息肉、糜爛性胃炎、逆流性食道炎、十二指腸潰瘍等問題,好發年齡為40~60歲的男性,高達九成五有胃病的困擾。國泰健檢預防醫學部陳皇光醫師指出,定期做腸胃篩檢,找出病灶才能對症下藥。透過藥物及飲食的改善,胃病根治率可達九成,
消化道出血警訊 要能「辨」出問題
陳皇光指出,胃部疾病初期症狀不明顯,長期下來會導致病變,像萎縮性胃炎患者易引發胃癌,而長期胃酸食道逆流患者,如合併巴瑞特氏食道,食道癌機率也會提升,但民眾不必過度恐慌,透過藥物及飲食的改善,胃病根治率可達九成。
陳皇光提到自我初步診斷血便的方式,黑色的糞便,多半是上消化道的問題,像是胃出血、胃或十二指腸潰瘍合併出血;糞便帶有紅色,很有可能是下消化道出血,例如肛門、直腸、大腸部位。各部位消化道出血,都潛藏著危險因子,如有血便情形、腸胃不適症狀以及家族病史,一旦輕忽錯過黃金治療期,恐造成癌前變化,提醒民眾,定期做腸胃篩檢,找出病灶才能對症下藥。
糞便潛血基本篩檢 無痛腸胃鏡更進階
常見的胃病篩檢為糞便潛血檢查,不需飲食限制,就可揪出腸胃道是否有出血反應,相當方便,但糞便潛血檢查敏感度較低,有些病灶並不會有出血狀況。現在還可使用NBI無痛腸胃鏡,透過切片找出懷疑病變。陳皇光解釋,NBI利用窄頻影像內視鏡系統、光線波長窄頻化,比傳統內視鏡、更能觀察出微血管增生,看到食道、胃、十二指腸部位,發炎、潰瘍、癌症等病灶,直接取得組織切片病理檢查,有助於辨識體積微小的早期腫瘤,提高診斷率。
大魚大肉加黃湯 當心胃大喊「吃不消」
陳皇光醫師提醒,40至60歲的男士們,腸胃24小時都在運作,消化道健康不容小覷,麻醉科醫師若評估可行,定期接受腸胃鏡檢查。
國泰健檢營養師張皓閔建議,多選擇蒸、煮的菜餚,炸物、肥肉、帶皮肉類、內臟類盡量避免,肉類建議一餐進食的份量,以自己的掌心大小為限。酒精傷胃,空腹喝酒傷害更大,喝酒前最好先以食物墊胃,最重要的是適量飲酒。酒精及高油脂食物代謝時會在體內產生自由基,容易導致胃病發生,清除自由基,建議多吃蔬菜及水果,每日攝取蔬菜(熟)及水果(切塊)各1.5~2.5碗,正確的飲食觀念守護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