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一名65歲黃先生,十一年前突發性腹痛,罹患罕見腸系膜動脈栓塞,俗稱小腸中風,術後雖然保住性命,卻失去所有小腸,吃完即瀉無法吸收,連基本進食權都被剝奪。今年8月,黃先生在臺北榮總幸運獲得器官移植機會,在罹病11年後完全脫離全靜脈營養,重新享受進食喜悅,並創下全國唯一醫學中心所有器官移植,包括心、肺、肝、腎、胰及小腸皆完備的嶄新紀錄!
小腸移植複雜艱鉅 考驗跨團隊合作默契
移植團隊兒童外科蔡昕霖醫師表示,小腸移植是所有器官移植中,最為複雜且艱鉅的治療,每年全球執行量大約只有100例,遠低於其他器官。主因是受贈者嚴格的篩選條件,包括短腸症患者必須能夠長期存活,並通過移植評估;以及醫療團隊執行能力、具照顧腸道衰竭患者的能力等等,皆必須考量在內。
長達9小時移植手術 順利完成任務
術前移植外科龍藉泉主任說明,團隊經過多次推演擬定計畫,由兒童外科劉君恕主任、蔡昕霖醫師及鍾孟軒醫師負責執行。在摘取捐贈者小腸時,受贈者的移植手術也同時進行,需在最短的器官缺血時間將小腸植入。
移植團隊默契良好,克服困難的腹腔沾黏剝離,完成精密的動靜脈血管與腸道重建。另外,麻醉部鄒美勇主任指導麻醉團隊與移植團隊合作無間,讓長達9個多小時的移植手術順利完成。
術後照顧嚴峻挑戰 避免器官發生急性排斥
重症醫學部重症外科王鑑瀛主任表示,患者術後照顧更是嚴峻挑戰,由多專科團隊悉心照護之下,黃先生逐漸開始進食,並且順利轉到移植病房。由內視鏡中心王彥博醫師與李沛璋醫師,負責定期內視鏡檢查與腸道切片;病檢部外科病理科李芬瑤主任迅速判讀病理組織,預防術後常見的急性排斥,讓進食節奏與免疫抑制藥物劑量調整有依據。
黃先生相當感謝整個醫護團隊,在植入全新的小腸後,終於能順暢的吸收水分與營養,並在移植後30日完全脫離靜脈營養治療,術後50日順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