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照顧孩子時,你也常在讚美與懲罰間難以平衡嗎,在 《真實的快樂》一書指出,包括愛、關心、熱情與溫暖,都能無條件給予孩子,讓孩子充滿安全感下,勇敢去探索這世界,但讚美,就得選擇性去執行; 作者馬汀.塞利格曼指出,主要因當孩子發現自己不論做什麼都會得到讚美時,反而會變成被動,且若無條件給予孩子正向語句,也可能使孩子無法從自己的失敗和成功中學習。
根據孩子的成就 給予不同程度讚美
正向語句的確會使孩子充滿正向情緒,本來精熟是有條件的,它是行為的成果,習得的無助不只是在壞的事件不可控制時會發生,當好的事件不可控制時也會發生;馬汀.塞利格曼表示,最好的方式就是根據孩子的成就給予不同程度的讚美,像終於會說姐姐的名字,或是第一次接到球等,留到孩子真正的最高成就時才表達讚美。
多數父母懲罰孩子變調 讓孩子選擇躲避
至於懲罰則會阻擋正向情緒,也會使孩子激發恐懼,讓孩子不敢再做這個行為,但不像無條件的正向語句會引起大問題;馬汀.塞利格曼解釋,以史金納的看法而言,懲罰是行為塑造中最有效的方法,但在執行上,卻使很多孩子不懂為什麼遭受懲罰,造成孩子變得越來越畏縮,甚至為了躲避被懲罰的行為,選擇迴避懲罰他的父母。
正確懲罰孩子 可靠危險信號是關鍵
馬汀.塞利格曼進一步解釋,以老鼠安全訊息的實驗為舉例,當電擊出現前會有一聲巨響,緊接著就是電擊,也因此讓老鼠懂得只要聲音不出現就是安全,讓巨響成為危險的信號,也代表安全信號的存在,但當沒有可靠的危險信號時,老鼠同時也失去安全信號,老鼠就會呈現永遠都不得安寧的模樣。
懲罰孩子應針對行為 避免做人身攻擊
換句話說,當懲罰孩子時,就要先清楚危險的信號,也就是安全的信號的存在,讓孩子了解哪一個行為會引起現在的懲罰,而非指責他的品德做人身攻擊;馬汀.塞利格曼強調, 選擇性讚美與懲罰的壞處,雖然孩子可能會因沒有得到讚美而感到失望,但好處是能讓避免讓孩子被寵壞,且讓讚美也在孩子心目中有一定份量。
(參考資料:真實的快樂 遠流出版社)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78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