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高血壓導管治療 美醫學會:平均可降門診血壓9.2 mmHg
血壓居高不下,無法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mmHg)以下,是高血壓患者的一大煩惱,有些患者甚至吃4、5顆藥也難控制,其實現在已經有「高血壓導管治療」(或稱腎動脈交感神經阻斷術,Renal Denervation,簡稱RDN)能有效降血壓。今年3月,美國心臟學會大會發表針對331位高血壓患者所做的研究證實了這一點。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王宗道主治醫師表示,研究結果表明,患者在經過高血壓導管治療後,24小時的收縮壓平均下降了6毫米汞柱,跟沒進行治療的對照組相比,多降了4毫米汞柱;門診血壓更是降了9.2毫米汞柱,比對照組多降6.6毫米汞柱。
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李應湘資深主治醫師補充,這次的研究中,接受治療的高血壓患者的測量結果,是在完全沒有吃藥的情況下得出的血壓值,治療效果相當顯著,表示對早期的高血壓患者而言,高血壓導管治療一樣是有效果的。
▲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李應湘資深主治醫師
RDN手術隔天能出院 兩成患者有望停藥!
高血壓導管治療,是從鼠蹊部把針孔大小的軟管伸入腎動脈,產生微量電流局部加熱電燒,抑制腎臟交感神經活性,達到降血壓的效果,手術時間1到2小時,做完隔天就能出院回家。
王宗道醫師指出,原來只吃1到2種降血壓藥物的患者當中,約有兩成可以降到正常範圍,意味著未來可能無需再服用藥物;而原本吃3、4種以上降血壓藥物的患者,則能夠減少藥物的顆粒數,顆粒數的減少仍然有非常大的意義,因為有許多研究也發現,患者服用的降壓藥物顆粒數越多,越容易忘記服藥,進而造成血壓難穩定控制。
血壓控好大降心血管風險! 5類患者適用RDN
研究發現,血壓降低5毫米汞柱,就能減少15-20%的腦中風、心臟血管疾病、死亡率風險,所以穩定控制血壓的效果不容小覷。
醫師說,高血壓導管治療適用5類患者:(一)頑固型高血壓患者;(二)患有高血壓併發症的患者;(三)藥物順從性不佳者;(四)藥物耐受性差或因藥物副作用導致治療困難的患者;(五)次發性高血壓治療後仍然難以控制的患者。
曾有一名54歲男性高血壓患者,服用5、6顆藥物後,仍然有170/110的超高血壓,接受高血壓導管治療後,隔天在病房測出的收縮壓只有110,因為屬於腎臟交感神經活躍造成的次發性高血壓患者,所以手術效果相當顯著。
李應湘醫師說明,治療高血壓的目的,是要做全身血管的保養。血壓高的時候,全身血管是會受傷的,受傷經過修復後,有可能就會狹窄阻塞,狹窄阻塞發生在哪,就會造成該處的併發症,所以高血壓患者容易中風、心肌梗塞、血管疾病,甚至容易因此洗腎。
李應湘醫師進一步指出,與藥物相比,高血壓導管治療最特別的地方就是手術風險很低,目前從臨床及全球的研究看來,並沒有特殊的副作產生,所以安全性非常的顯著。手術治療的療效是終身有效的,對患者而言日積月累下來,每天24小時,365天的血壓降幅,遠比單純吃藥的療效來得更為驚人,期待未來能得到更多研究證據支持。
722口訣 有效掌握血壓情形
高血壓導管治療的出現讓高血壓患者有了治療新選項,醫師也提出722「請量量」口訣,呼籲患者每週量血壓7天,每天起床、睡前2個時間點,測量2次取平均值,掌握血壓控制情形,有狀況即時與醫師溝通調整治療,遠離併發症的危機。
【延伸閱讀】
*高血壓起伏不定好危險! 「腎動脈交感神經阻斷術」助24小時穩定控壓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89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