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我們醫師要先改變自己,學習新技術,患者才會願意放心接受治療。」在彰化基督教醫院行醫十幾年的心臟血管外科陳映澄主任,提及他剛到彰基心臟血管外科時,遇到最大的困境是民眾對於手術等於要開胸剖腹的印象感到害怕,寧願拖延病情也不願動手術,往往當病情嚴重到危及性命時才來治療,然而此時手術風險較大,術後照護也較困難,病人也較難感受到手術後的效果;對此,彰基心臟血管外科積極引進微創、達文西等新式手術、新式醫材與技術,就是為了要給民眾更有效、更安全、更放心、更多元的治療選擇。「許多年紀大的患者,聽到不用開大刀,只需要開一個小傷口進行微創治療,會比較願意坐下來認真聽醫師講解、接受治療。」
心臟內科?心臟外科?心血管疾病找哪科? 一次解答讓民眾了解
陳主任表示,就心血管疾病來說,心臟內科主要是追蹤以及觀察病患的病情,根據病人狀況由內科醫師提供最佳的藥物治療方式;而心臟血管外科則是當疾病需要以手術去除病原時,由外科進行手術使病人得到治療,在手術後也會進行術後照護與用藥指導、病情追蹤。
介入治療 (Intervention treatment) 則屬於內科與外科之間,不像內科靠藥物治療,也不像外科傳統的手術治療,而是通過一個小傷口(大多位於鼠蹊部),將醫療器材藉由血管輸送到病灶進行治療,例如放置支架等。因此,介入手術可以由內科醫師、放射科醫師、以及心臟血管外科醫師來進行。在台灣,有時也會以「微創手術」代替「介入手術」的說法,讓民眾比較能夠了解。
陳映澄主任說,「外科手術早期最重要的為了讓病人活命,現在則進一步要講究的是品質。」近幾年傳統手術在技術上也越加精進,其風險及療效與微創手術相當。許多複雜的心血管疾病,傳統手術能有效治療且安全性高;不過必須打開胸膛或腹腔,術後可能面臨呼吸照護、拔管困難或胸骨疼痛等問題。陳映澄主任提到,微創手術的傷口小、感染率低、出血量少、改善術後照護問題、提升病患生活品質,目前已成為彰基心臟外科的常規手術。
彰化基督教醫院心臟血管外科的硬體設備不落人後,例如造價高昂的「複合式手術室」,擁有高品質影像導引,可以精確定位患部,讓醫師與民眾都能更有效的治療。陳映澄主任指出,心臟外科醫師除了傳統的開大刀手術治療,同時也會介入治療;即使某些情況使用介入治療可能無法達到理想效果,也可以改採傳統手術,融合介入及傳統手術的「複合型手術」,對患者治療選擇更加多元。
心臟血管外科的範疇廣泛 有徵兆可與醫師諮詢轉診
心臟外科的範疇包括心臟、主動脈、靜脈、周邊血管、洗腎廔管等心血管疾病,常見的危險因子包含三高、年紀、抽菸等,且以男性居多,建議民眾應定期健康檢查。心臟疾病的徵兆會喘、胸悶、水腫、食慾不振等等,主動脈瘤則有胸痛背痛、腹部摸到跳動性腫塊等等;若本來在家醫科、代謝科、內科就診,發現異狀時可與內科醫師討論是否協助轉診,也建議民眾增進相關疾病的認識,或者直接諮詢外科醫師。
另外,靜脈曲張也是常見文明病,因為現代人的工作不是久站就是久坐所以盛行率很高。陳主任表示,靜脈曲張雖然不會立刻致命,但治療後能大大改善生活品質,很多患者卻嚴重到靜脈潰瘍、傷口潰爛,自行塗抹藥膏效果有限才來就醫看診。主任建議,初期症狀出現腳痛、腫脹、抽筋、發癢,應找血管外科醫師求診,微創手術治療即可解決;近年引進靜脈膠水等新式醫材,病人幾乎無疼痛感。彰基提供了多種治療選擇,目的就是讓各種病人得到最理想的治療成效。
彰基10年經驗不斷自我精進 給予病患最安心放心的選擇
被問及這10年來的經驗與感想,陳映澄主任思索後回答:「醫師的天職就是要治療疾病,並顧及手術品質及病患安全。」只要有新的術式、醫材和治療都會學習、引進,跟上潮流給病人最好的選擇。希望中台灣兩百萬民眾、甚至全台心血管疾病患者,都能放心至彰基心臟血管外科治療。「我們提供最好的服務,民眾可以很放心交給彰基,這裡可以是你的第一優先選擇,讓我們可以持續為鄉親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