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醫師,我被診斷骨鬆,一定要用藥嗎?」這是骨鬆患者在診間常有的疑問,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常務理事、臺大醫學院名譽教授蔡克嵩強調,已經骨鬆骨折,或者骨折風險很高,才需要用藥,且還要搭配運動、營養和定期追蹤等手段同步治療,更呼籲骨鬆治療是一輩子的事,應與醫師討論長期規劃,減少未來骨折風險!
骨鬆是老化現象 有其他原因嗎?
骨質疏鬆是骨頭力量變小的疾病,起因於骨質變壞與骨量減少,在受到輕微外力下,很容易發生骨折,造成行動不便,長者甚至會死亡。
蔡克嵩教授強調,骨鬆原因多元,老化是重大原因之一,停經則是女性常見原因,其他包含遺傳、營養、運動和藥物(全身性類固醇、化療等)。因為骨鬆非單一原因,很多老人、停經婦女就沒有骨鬆,這類人注重健康,運動、營養充足,平時活動也會保護自己,避免外力而骨折,骨鬆是可以預防的。
第一問:被診斷骨鬆怎麼辦?一定要用藥嗎?
蔡克嵩教授表示,若是已經發生骨鬆骨折,或有很高的骨折風險,才需要藥物治療,不過除了藥物,這類危險族群,還要運動、營養(鈣片、維他命D)、維持適當體重並定期追蹤,教授強調,「並非骨鬆就一定會用藥,藥物也非唯一治療方法,必須與非藥物手段一起施行。」
蔡克嵩教授指出,藥物可以減少骨折風險50-60%,若未來10年骨折風險不高,使用藥物幫助不大,反而承受副作用,若未來骨折風險達20%,藥物就非常重要。
此外,健康民眾也別忽略定期追蹤的重要,教授分享,曾有一名患者被告知暫時不用治療,結果20年後才回診,已經骨折了,「別輕忽年齡的風險,現在不用治療,不代表未來也不用治療!」
骨鬆藥物大致分兩類,第一類是造骨促進藥物,能幫助骨質再生,是一種副甲狀腺素片段,可使用1-1.5半,使骨質再生15-20%。
第二類是抗骨質流失藥物,一種是破骨細胞抑制劑,可抑制破骨細胞生長因子,為單株抗體的生物製劑;另一種則是雙磷酸鹽類藥物,對破骨細胞有毒性,且在骨骼表面存留很久,3-6年必須停藥,追蹤後再重新用藥。
此外,雌激素也可保護骨頭,避免破骨細胞「吃」骨頭,減少骨折率3-4成,不過60歲以上婦女,會有心臟病、子宮內膜癌等風險些微增加,因此醫界共識停經10年以上婦女避免使用。目前也有選擇性雌激素受器調節劑,不會增加癌症風險,也能適度保護骨頭,也是考量之一。
蔡克嵩教授提醒,現代人較長壽,骨鬆治療是一輩子的事,應與醫師討論長程治療規劃,包含藥物種類、使用時間、停藥時機和後續追蹤等。
骨鬆患者年紀較長,多合併其他慢性病,擔心藥物有交互作用,蔡克嵩教授對此表示,骨鬆藥物只針對骨頭,對其他器官影響不大,不干擾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治療,甚至可降低部分癌症風險,也可預防癌症患者發生骨轉移。
此外,慢性病患者可能一天要吃7-8種藥,骨鬆藥物也朝長效劑型發展,有半年、兩年打一針劑型,有如定期接種「骨鬆疫苗」,讓患者更便利。
蔡克嵩教授說,初次診斷骨鬆病人時,會篩檢副甲狀腺、甲狀腺疾病、軟骨病,也會詢問巴金森氏症、中風、糖尿病等病,例如糖友常有眼睛、神經問題,增加摔倒骨折風險。
另外,教授提醒,患者看牙時,要告知牙科醫師做好預防措施,因為骨鬆藥物會讓骨頭代謝變慢,拔牙等治療時,牙齒可能無法復原而發炎,增加骨壞死風險。
針對骨鬆藥物治療,蔡克嵩教授總結,由於健保僅針對骨密度夠低,且已經發生骨折的患者才給付藥物,針對骨折風險較高的患者,目前許多醫院都提供醫病共享式決策,可與醫師商討治療對策,醫學實證已顯示骨鬆藥物可減少骨折風險至一半以下,但也要注意骨鬆藥物的副作用,與醫師討論劑量,並適時追蹤評估治療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