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塑膠食品器具容器或包裝產品類型五花八門,使用的材質也很多元,包括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偏二氯乙烯(PVDC)、矽膠等。你也擔心,使用塑膠食品器具容器或包裝盛裝食品,可能會攝入過量的塑化劑嗎?
食藥署說明,各類塑膠材質都有不同的特性,其中PVC及PVDC二類材質的原始特性堅硬,常透過添加塑化劑,調整材質的柔軟性及彈性,以增加此類材質的應用範圍;而PE、PP等本身質地比較柔軟的材質,就不需透過添加塑化劑來調整材質的特性。
由於塑化劑的種類繁多,包括:環氧植物油、檸檬酸酯等,其中鄰苯二甲酸酯類的塑化劑,因被歸類為疑似環境賀爾蒙,可能造成內分泌失調、生殖異常等,使用上要多加留意。
透過查核機制 督促業者產品加註標示
為保障廣大民眾的飲食安全衛生,對於常添加塑化劑的PVC或PVDC材質,衛生福利部也依食安法第26條要求,產品要加註「勿與高油脂且高溫之食品直接接觸」或相同意涵的標示,以利消費者依產品標示資訊正確使用產品。
食藥署強調,並非所有塑膠材質都需要添加塑化劑,且有添加塑化劑的產品也不是絕對有危害,關鍵是產品要符合《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相關規範,加上消費者正確使用,才能保障飲食衛生安全。
當購買塑膠食品器具、食品容器或包裝時,選擇有完整依食安法第26條標示的產品,並依標示資訊正確使用,如果在使用時發現產品已經有破損、變色等老化情形,就要適時更換,用起來比較安全,千萬別因過度節省而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