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54歲的郝小姐罹患焦慮症、堆積症、暴食症,長期服用安眠藥,認為自己在世上沒有存在的意義與價值而常有輕生念頭,透過買東西、吃甜點才能感覺滿足、感覺自己還活著。一年後,郝小姐胖了超過10公斤,更低看自己、厭惡人生,某天因無法再忍受嚴重失眠和便秘至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中醫科求診,沒想到改變了她的一生。如今的郝小姐不但擺脱焦慮等困擾,還瘦了10公斤,能再次穿上最愛的皮衣皮裙。
郝小姐說:「我很幸運,遇到一位醫師願意和我聊天、相信我能變更好,即使我說我只能做小小改變也沒關係。他都這麼信任我,我就想說好吧!那我就試著做做看。沒想到我真的改變了,原來靠我自己走出來的感覺這麼好,我學會愛自己、相信自己,就像郭醫師相信我一樣,我想告訴大家,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開心與不開心,但如果我們抱著親切和善的態度,這樣的氛圍也會感染別人,幫助他走出自信、愛自己的人生,就像我一樣。」
熟女罹患焦慮暴食症 中醫師打開病人心房
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中醫科郭建志醫師表示,郝小姐身高162公分、體重60公斤,尚未達到肥胖的標準,卻因為合併焦慮症,加上一再的減肥失敗、無法控制自己進食慾望、購物的慾望,讓她天天哭泣、懷疑人生、也懷疑自己為什麼活著。因此透過正確的勸誡與中醫治療,加上多傾聽,才讓郝小姐打開心防,願意相信醫療也願意靠自己在飲食上做出改變,才能夠真正瘦下來。很多病人看到自己改變時,也同時強化自信心,提高對自己未來的期待,覺得生活是有樂趣的,並不是毫無意義。
郭建志醫師說明因人而異,中醫會依照當時身心狀況進行治療,焦慮症在中醫屬於驚悸、怔忡或善驚的範疇,原因多為情志失調、肝氣鬱結、憂思過度,導致心脾陰血虧虛,主要分為五大類型:
1. 心膽氣虛:氣短乏力,語言低微,心慌易驚,少眠多夢。
2. 陰血不足:虛煩失眠,潮熱盜汗,手足心熱,面色無華。
3. 痰火擾心:心煩意亂,夜寐易驚,口乾口苦。
4. 心火旺盛:面紅目赤,口舌生瘡,煩躁易驚。
5. 肝鬱血虛:胸脅脹滿,情懷不舒,煩躁易怒,面色爪甲蒼白。
例如郝小姐有焦慮症併暴食症及失眠狀況,屬於第二類陰血不足,治療時需多傾聽,了解病人更深層的憂慮與需求,疾病診斷後以藥物、食物搭配,著重於增加代謝、促進排便為主,建議掌握「惟量是問、少吃多動」原則,多吃高纖低熱量的蔬果,如芭樂、火龍果、蕃茄,少吃高熱量、高脂肥肉、油炸類、高膽固醇類的食物,也不要因為選擇的食物是低熱量就吃過多,應衡量每日所需熱量與自己耗用的體力多寡,掌握每餐攝取的總量及熱量,搭配適量運動改善,例如看電視時就能邊伸展四肢,把能坐就不要站的習慣改成能動就不要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