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肝臟負責人體的合成、代謝、解毒等功能,若是因B型、C型肝炎或酒精性肝病等原因,造成肝臟不可逆的嚴重損害,導致肝衰竭,無法正常運作身體的新陳代謝時,肝臟移植是病患的重要治療選擇。據臨床統計,台灣肝臟移植術後一年存活率高達85%,五年存活率約70%,許多病患術後存活期甚至可達20-30年,領先歐美及亞洲地區其他國家。其中,台灣肝臟移植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外科部李威震主任功不可沒,屢次創下國內肝臟移植首例,讓許多病患在其精湛的開刀技術下,重獲健康新生活。
站上國際舞台 肝臟移植台灣之光
天生擁有一雙巧手的李威震主任於2003年完成國內首例分肝手術,套用獨創的「李氏公式」,透過超音波計算門靜脈左右截面積比例,約1分鐘內即可計算出肝臟左右邊的大小,成功將一個肝臟移植給兩位病患,相較於需有專業X光科醫師在場,耗費約15分鐘進行電腦斷層,可免除病患等待換肝的危機與風險。李氏公式亦發表於國際知名醫學雜誌 Liver Transplantation,目前已有許多國內外移植中心都實際應用於臨床手術。李威震主任也於2006年完成國內首例血型不相容病患的活體移植;更於去年完成國內首例、全世界僅三例成功的孕期肝臟移植手術,不斷立下台灣移植醫療史的里程碑。
李威震主任不僅經常代表台灣與國際接軌,亦盡心提攜後輩,讓台灣優良的移植技術與年輕醫師得以被世界看見。如李威震主任曾受韓國移植醫學會特別邀約,分享分肝手術理論與實作經驗;自1994起未再舉辦的大型國際移植會議,也於2018年由李威震主任召集舉辦TSS國際移植研討會;為讓移植團隊能一起往前進步,更安排團隊成員輪流至美國學習2年的基礎研究。
仁心仁術 永遠把病患擺第一
李威震主任表示,目前肝臟移植的手術成功率已非常高,但影響術後存活率的因素除了移植團隊的技術外,術後是否穩定服用免疫抑制劑亦是重要關鍵。完成肝臟移植手術後,病患體內的免疫系統會對新肝臟產生排斥反應,因此病患術後須維持穩定生活作息,且透過免疫抑制劑控制免疫反應,延長新肝臟存活時間。
視病猶親的李威震主任也提醒,病患若於服藥期間產生副作用,應儘速回診與醫師討論,切勿自行停藥或減藥。免疫抑制劑安全性高,但仍有可能與其他藥物發生交互作用,為方便病患至其他醫院就診時可以提供該科別醫師做為用藥參考,李威震主任團隊也特別製作可以隨身攜帶的藥物注意事項小卡片,全方位的溫暖照護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