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當新生兒在胚胎時期,心室生長不完整時,就會在心室中膈上出現了小洞,就稱為心室中膈缺損,屬於常見的先天心臟疾病,每一千名新生兒中就有一人罹患此疾病。花蓮慈濟醫院兒童急重症科主任裘品筠指出,通常部分病童會在一歲前小洞隨著生長會自行閉合,但若未閉合加上缺損很大,就可能造成肺動脈高血壓、呼吸急促、感染肺炎,甚至發生心臟衰竭。
心導管治療心室中隔缺損 傷口小恢復快
一名剛上學的翔翔,先天心臟疾病心室中膈缺損,雖未有不適症狀,但成長狀態卻比同齡學童瘦小,體重也長不起來,經醫師長期追蹤下,並與家屬討論後,決定採以心導管手術使用關閉器封起破損缺口,幫助翔翔健康成長。裘品筠醫師解釋,相較於傳統開心手術,心導管治療心室中隔缺損不僅手術時間短,傷口小也復原快,大幅降低手術風險。
破損未自行癒合 可經評估採手術治療
心室中膈缺損分成四型,其中第二型為膜周型,破損位於主動脈下方,為最常見的的心室中膈缺損,臨床上約占70%。裘品筠醫師解釋,一旦隨著生長,破損未自行癒合時,經醫師評估,就可採以心導管手術,將破損塞起,讓血液回歸正常,目前也通過健保給付,包括第四型肌肉型心室中膈缺損也在健保給付內。
孩童發生心律不整 應限制孩子活動強度
患有先天心臟疾病的孩童,即使平時為有不適症狀,但仍須定期回診追蹤,尤其術後復原者,也須固定追蹤復原狀況。裘品筠醫師強調,平時家長也應多注意孩童飲食,並養成勤洗手等良好生活習慣,最重要是按時服藥、減少哭泣,若發生心律不整情況時,應限制孩子活動強度,必要時也應盡快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