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長年患有氣喘的24歲男子,某晚因天冷以致氣喘發作,獨自泡澡時突感胸悶,一時之間喘不過氣而昏倒,緊急送醫後因腦部缺氧竟不幸成植物人。收治該病患的台中榮總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暨呼吸加護中心主任傅彬貴醫師說明,該患者長期罹患氣喘,但醫囑順從度較低,未配合醫師穩定用藥控制,每當氣喘發作僅以短效型吸入劑應急,一旦症狀解除隨即停藥。然而,短效型吸入劑僅有支氣管擴張的功能,未能改善氣喘病況,這種治標不治本的方式,長年下來將導致患者氣管因反覆發炎而持續進行修復,變得越來越厚,且逐漸硬化,最終完全失去彈性,使得患者無法順暢呼吸,嚴重甚至恐需住院插管。
胸悶久咳多痰喘不過氣 當心氣喘找上門
傅彬貴主任解釋,氣喘是一種現代人常見的呼吸道慢性病,國內目前共約有200萬名氣喘患者,成年族群盛行率約11%,但多數患者罹患氣喘卻不自知,常誤以為是一般感冒或過敏,而未積極治療。傅彬貴主任分析,氣喘的核心機轉其實是肺部慢性發炎,明顯症狀包含胸悶、咳嗽、夜咳不止、多痰等,氣管長期被痰悶住,最後才出現喘鳴、呼吸困難。當感冒、咳嗽逾一個月未癒,或夜間尤其清晨時分常咳醒的民眾,應多一分警覺,當心可能是氣喘所致。
傅彬貴主任提到,氣喘目前尚無法治癒,僅能長期服藥穩定控制,以避免氣喘急性惡化。部分患者平時可能無明顯症狀產生,誤以為氣喘已痊癒而自行停藥,恐導致氣道再次陷入不穩定的狀態,一旦遇到外在環境刺激、過敏原或氣溫劇烈變動等因素,氣喘即可能再次復發,甚至更惡化。
應急藥物救命也致命 氣喘長期穩控才是王道!
傅彬貴主任說,氣喘藥物依機轉可分為緩解型與控制型兩種。緩解型藥物用於緩解急性症狀或可能令氣喘惡化的症狀,如前面提到的短效型吸入劑,其目的在於擴張呼吸道、改善缺氧、抑制呼吸道發炎,通常做為氣喘急性發作的「救命藥」,過度依賴使用,不但無益於氣喘治療,甚至可能增加急診、死亡風險;控制型藥物主要用於長期控制與治療,藉由改變影響氣喘發作的因子,如呼吸道慢性發炎,達到預防急性發作、避免肺功能惡化的效果。在氣喘治療上規律使用控制型藥物,才能幫助患者穩定控制氣喘,而控制型藥物中又以吸入型類固醇最具效果,與口服型類固醇不同的是,吸入型類固醇直接作用於呼吸道而非全身,劑量遠比口服類固醇小,故不必擔心全身性副作用。
傅彬貴主任提醒,所有具氣喘症狀的患者皆應正視氣喘疾病,無論症狀輕重都應主動尋求專科醫師治療,避免氣喘更惡化。只要積極配合醫師,長期穩定服藥控制、定期回診追蹤,將氣喘穩定控制好,仍可與氣喘和平共處,保有良好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