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隨著現代人忙碌的生活習慣,常常吃飯速度都要很快,在咀嚼過程可能一個不小心咬到碎骨頭,或是某些飲食習慣,例如:咬冰塊、喜歡啃骨頭或喜愛有嚼勁的食物,也可能有不自覺的牙關緊咬、夜間磨牙等的問題所致,一般隨著年紀增長,牙齒使用時間越長,鈣化的硬組織增加,牙齒產生裂痕機會也會越高。
裂齒症候群 後牙區最常出現
那到底什麼是裂齒症候群?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口腔醫學科主治醫師蒲永峻解釋,當牙齒瞬間承受過重的咬合力量,就有可能導致牙齒表面產生裂痕,稱之為裂齒。而裂痕自牙齒表面往牙髓腔內部延伸,可能會產生咬痛,冷熱敏感等牙髓發炎的臨床症狀,稱為裂齒症候群,其常發生在咀嚼力較大的後牙區。
治療裂齒分3階段 嚴重恐拔除患齒
那一旦發生裂齒該如何治療呢?蒲永峻主治醫師表示,一般會依照裂齒的牙髓狀態、裂痕延伸程度以及裂痕導致牙周骨破壞程度,將裂齒治療分為初期、中期、末期。初期症狀並不嚴重,牙髓仍有活性,可給予臨時性牙冠保護裂齒,並觀察症狀是否改善,若症狀獲得緩解,再置換成永久性牙冠。
至於中期症狀會出現不可逆牙髓炎,甚至是牙髓壞死的情形,必須進行根管治療,但仍先製作臨時牙冠,以避免治療期間裂痕往牙根延伸惡化;到了末期階段,會發現裂痕已經延伸至牙髓腔底部或是有嚴重的牙周骨破壞,甚至可能劈開成兩半,則建議拔除患齒。
調整飲食習慣 否則連帶影響周遭牙齒
蒲永峻主治醫師提醒,裂齒在做完根管治療與牙冠後,飲食習慣的調整是非常重要的,倘若不良的飲食習慣遲遲未改,其他牙齒也有可能發生裂齒情況。因此,有裂齒問題的患者,建議飲食要細嚼慢嚥,少吃較硬較韌性的食物,過度磨牙的情況可配戴咬合板或磨牙護套,避免裂齒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