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21年美國中情局發表的全球總合生育率預測報告指出,台灣的生育率名列全球倒數第一,許多網友哀怨「低薪」、「房價、物價太高」是不想生的主因,也有許多人為了自我實現、工作職涯等規劃沒有育兒打算,為了鼓勵生育,政府也多次推出生育相關補助,包含育兒津貼、產檢補助、產檢假增加等措施。
加上新冠肺炎今年在台爆發,許多人面臨收入銳減、被資遣等影響,讓人打消生小孩念頭,《網路溫度計》透過《KEYPO大數據引擎》調查疫情後台灣網友不想生孩子的十大原因,而政府祭出的育兒補助,是否又能成為民眾生小孩的助力呢?
NO.1 買不起房不能給孩子一個家
根據《今週刊》報導,在台北有超過6成5的年輕人因買房壓力而考慮不生小孩,薪資與房價的落差,也讓年輕人更沒有信心能夠給孩子一個家,網友大嘆「繳房貸就沒錢了,哪有錢養小孩」、「真的不敢生 生了要給小孩怎樣的一個家」。
雖然也有網友提出「「租房輕鬆多了」,但對許多人而言,房價繼續漲只會讓人經濟壓力更大,深怕孩子出生也是一起吃苦。
NO.2 低薪養不起小孩
「沒有錢萬萬不可」這句話完全體現在生小孩上!雖然收入可不可觀、夠不夠用每人心中自有一套標準,但許多人認為薪水光是扣掉生活費、房租、給父母的孝親費就很勉強了,更何況養育小孩又是一筆大開銷,加上今年面臨疫情衝擊,更勸退年輕人生小孩的念頭。
雖然「窮養」也是一種方式,但對現代人來說,既然不能讓小孩過上衣食富足的生活,不然把這些錢留著讓自己享樂,說不定還能置產、投資,讓自己的生活品質更好。
NO.3 社會、職場對孕婦不友善
雖然政府祭出產檢補助假增加到7天、留職津貼提高到8成薪,但還是有許多孕媽咪遇到不平等的職場待遇。像是有網友就抱怨在懷孕期間收到資遣通知,讓她擔心「剩下四個多月寶寶就要出生了,也不可能再找工作」。
但也有網友認為,孕婦同事請產假會導致工作落到別人上「身邊有一到職就去生產的孕婦,結果請完假就離職了」,立場不同也讓大家對於孕婦在職場上的定位各有想法。
NO.4 沒時間照顧小孩
現今雙薪家庭比例佔多數,許多人感嘆下班後就累死了根本沒時間、餘力再照顧小孩,網路上也時常出現「工作太忙,沒時間陪伴孩子怎麼辦」、「為了顧孩子沒有自己的時間」等討論,網友也擔心沒有時間照顧小孩,可能會導致小孩有「走歪」的風險,所以許多人寧願「膝下無子」也不想承擔因沒時間照顧小孩而產生的風險。
NO.5 考量身體健康狀況
有些時候夫妻達到共識希望共同孕育新生命,但礙於身體健康考量,不得不放棄這個決定!有網友擔心自己有先天上的缺陷怕遺傳給小孩子,所以沒有生育打算,也有人可能是面臨排卵功能異常、精液異常等問題導致不孕。國健署建議,不孕症發生時,男性、女性應同時檢查。
2021育兒新制網友熱議話題
NO.1 育嬰津貼如何申請?
寶寶出生後,時間、體力、金錢對新手爸媽來說是新的考驗,「育嬰津貼如何申請?」也成為2021新制網友熱議話題第一名!不論男女都可以申請育嬰假留職停薪、留職停薪津貼,只要工作任職滿6個月、小孩還沒滿3歲以前、配偶必須「在職中」即可申請,單親或未婚的情形也都符合資格,詳細資訊可至勞動部勞保局查詢。
NO.2 改善高房價、物價才是治本
行政院祭出育嬰新制,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從投保薪資的6成提高為8成薪、產檢補助提高至14次,從育嬰假、產檢假著手,有許多網友大讚「滿有感的」、「往改善的方向前進,好事」但也有部分網友嗤之以鼻表示「不想辦法用真正有效的手段抑制炒房歪風,這些政策只是表面功夫」、「房價才是問題好嗎」。
NO.3 希望廣設公托、公幼
網路上常常可以看到爸爸媽媽抱怨抽不到公幼,只能讓孩童就讀私立幼稚園,但學費高到讓人喘不過氣,「先繳了2、3萬的註冊費,每個月都要繳學費」直呼「比大學學費還貴」,網友狂喊「廣設公托、公幼比較實在」、「公立幼兒園抽籤抽不到,還得連排38小時報名私立幼稚園」,但也有網友抱怨「公幼4點下課,上班族哪有辦法接小孩」。
NO.1 補助政策中「不孕」資格是什麼?
國健署公布不孕症治療(試管嬰兒)補助方案7月1日上路,只要夫妻雙方有一方具有我國國籍,而且妻子的年齡未滿45歲,並具不孕症診斷證明即可申請政府的補助,預估每年有2.3至2.8萬對不孕夫妻受惠。
不孕夫妻於療程結束後6個月內請該機構協助線上申請療程費用即可,一般不孕夫妻首次申請最高補助10萬元,再次申請者最高補助6萬元,並依各範圍療程給予不同補助額度。
NO.2 不孕症補助機構有哪些?
不孕症補助方案補助對象由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擴大至所有的不孕夫妻,提供醫療服務之人工生殖機構也從原本19家增加至90家以上,且透過機構線上申辦作業,就醫諮詢、申請補助快速便利。詳細機構名單可至國健署網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