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進入年底後,航運產業能見度轉趨明朗,貨櫃航運2022年業績有望優於今年的看法漸成法人圈共識,運輸指數成交比重8日再度逼近三成門檻,長榮(2603)與陽明(2609)共享高績效、高殖利率及低股價三大優勢,12月起陸續獲法人買單敲進。
上海航交所公布12月最新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達4,727.06點,再創歷史新高,加上東協各國復工及進入傳統旺季,近洋線運價持續走高,每TEU(20呎櫃)大漲12.6%,達1,266美元,締造歷史新猷;四大跨洋航線運價同步彈升,其中美西線每FEU(40呎櫃)首見7字頭,海運市況持續熱絡。
本周貨櫃雙雄即將公布11月營收,此前長榮與陽明前10月累計營收均已提前繳出年度新高,全年創高格局確立,11月營收在貨量與運價維持高檔下,有機會再度挑戰單月高點。
展望後市,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明年元月上路後,進出口貨量可望提升,加上各國解封後的加緊復工,助於運量與運價居於高檔,且塞港問題遲遲未能緩解,長榮與陽明續享高運價紅利。
除基本面的競爭優勢外,長榮與陽明累計前三季皆賺逾3個股本,第四季又有Omicron病毒加深海運瓶頸,法人估全年每股盈餘上看40~50元,但以目前股價計算,長榮及陽明的本益比僅在3倍左右,配發的現金股息與殖利率深具想像空間,法人認為,貨櫃股股價遭到低估,待籌碼趨於穩定後,低估股終將回歸自身價值。
原文來自<工商時報>
圖片出處: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