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兒科醫生和精神分析學家唐納德.威尼科特(Donald Winnicott)認為有「真實的自我」和「虛假的自我」。當父母看見並回映孩子所有的情緒與表達時,「真實的自我」就會顯現出來。孩子會從父母對她的回應中了解真實的自己,並形成穩定的自我意識。如果父母能在關愛的氛圍中回映她,她就會相信自己是一個值得被愛的人。
相對的,如果父母無法去回映她,她就會缺乏發現自己的必要工具。她無法體驗到為了發展穩定的自我意識,所必備的回映經驗或和諧的互動。最糟糕的情況是,她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誰。
如果父母不能滿足孩子愛的需求,她不會拋棄父母,而是會放棄這種需求。如果日後她自己或其他人發現她內心深處是多麼渴望關注或渴望愛,她就會為此感到羞愧不已。
孩子真實的自我如果沒有得到愛,就會發展出一個「虛假的自我」,這個虛假的
自我認為自己不需要父母無法給予的幫助,努力成為一個在情感上獨立自主的人,如果父母希望她成為某種人,她甚至可能會努力在那方面表現傑出。
我也曾經試著成為另一個人。十八歲時,我以自己是個「不需要從任何人那裡得到東西」的人感到自豪,甚至有點鄙視那些依賴別人的人,包括在這種依賴中涉及的所有妥協行為,都令我感到屈辱。在嘗試成為一個沒有需求、高人一等者的過程中,我用一條厚厚的毯子蓋住了我所有的羞愧,並避免讓自己身處被拒絕的風險中。假如我向別人伸出援手卻被拒絕,就會讓我的情緒爆發,因為我完全沒有這部分的內在支持。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就算感到不舒服,還是必須假裝一切都好,這就是我的「虛假自我」保護我的方式。在我的生活中,我也有過這樣的經歷,當我表現得很好時,我就會說服自己:我跟其他人不一樣,我很堅強,不需要和任何人建立緊密的情感連結。
你可能也有一些關於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或者你必須成為什麼樣的人,才能被愛的想像。有時候,我們腦海裡的想像畫面實在太過生動,以至於你認為這就是你真正的樣子。
我們沒有一個人是被全面而完整地看待的,我的意思是,每個人都有某些面向,是由虛假的自我介入,並取代了真實的自我。我們被父母看到的面向越多,與父母的情感越和諧,真實的自我就會越強大,也就更加能夠與他人建立親密的關係。
有些人在與真實自我沒有太多連結的情況下,似乎也跟其他人相處得不錯。你可能就認識這樣的人,比如說,她可能是一個活潑、健談、看起來很快樂的人,但你會發現她的快樂無法感染其他人,也很難和她有眼神和情緒的深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