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
戰爭,其實是一種衝突的表現,和孩子討論該如何處理「衝突」。不過在討論人際衝突的前提,要先奠基於情緒跟身心自我照顧之上,再去談關係的處理。
俄國對烏克蘭發動了毀滅性攻擊,大批難民外逃,也有不少無辜人民因被戰火波及失去性命。全世界都在關注戰況,而在人手一機、資訊爆炸的時代,不論是成人、孩童,可能因接收到大量的血腥、暴力與真假消息,產生焦慮感,這時要考慮到孩童的認知發展會受影響,諮商心理師張顯蓓表示,在6歲之前處於吸收期,父母親呈現的狀態扮演關鍵角色;6-12歲時,家長可與孩子探討面對人際關係「衝突」的議題;12-18歲,則可大方談及國際與政治關係。
6歲以前 孩童會內化父母的情緒
諮商心理師張顯蓓表示,如果您的孩子正值1-6歲,這個時期,父母親的焦慮感或情緒處理的方式,都直接影響孩子的認知發展,因此「父母親對於自我的情緒照顧相當重要」,孩子雖然無法明白具體事件的狀況,但是會吸收父母親的情緒。因此父母親要跟孩子談談,面對戰爭所產生的情緒的原因是什麼、該如何處理,以及彼此相處間要多注意、包容的地方。
張顯蓓表示,尤其1到3歲更是敏感,加拿大知名醫師兼暢銷作家嘉柏‧麥特(Gabot Maté),專長為兒童發展與創傷對於生理與精神狀態的影響,他是在匈牙利出生長大的猶太人,曾經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當時他還是大約1歲的嬰兒,他的母親為了人身安危,把他藏在鄰居家,卻哭得很嚴重,於是母親打給家醫科醫師,詢問孩子不停嚎啕大哭的原因,醫師回答:「所有我認識的猶太寶寶全都哭個不停。」嬰兒的嚎啕大哭,可以證明環境帶來焦慮、害怕的感覺是會內化的。
該名心理學者也坦言,自己從有意識以來,總是感到惴惴不安,也就是焦慮感並沒有被安撫,因此父母需要幫助1-3歲的孩子建立足夠的安全感。當然,天底下沒有完美無缺、情緒完全不受影響的父母。面對本身的焦慮或任何負面的狀態,要向孩子承認自己的情緒,也要讓孩子感受到:「並不是你的錯、也不是你的問題,不要擔心。」
3到6歲後比較能對話,張顯蓓表示,此時可讓孩子開始自己練習面對自己的情緒,當爸爸、媽媽焦慮時,可以跟孩子們討論,如何可以讓孩子感到安心,例如,有些小朋友會因為抱著布偶娃娃感到安心,有些孩子會喜歡包裹在毛毯裡,模擬嬰兒在子宮內的包覆感,也會充滿安全感。
6到12歲 討論人際衝突的最佳時機
張顯蓓表示,成長階段進入6-12歲時,可以討論人際關係。戰爭,其實是一種衝突的表現,和孩子討論該如何處理「衝突」。不過在討論人際衝突的前提,要先奠基於情緒跟身心自我照顧之上,再去談關係的處理。例如:學校同學價值觀不一樣,面對彼此之間差異,一起透過溝通化解差異,而當無法溝通的時候,就可能產生衝突。「這時,你會選擇繼續溝通嗎?還是訴諸暴力?如果訴諸暴力,要付出多少代價?」向孩子們分析衝突之後可能帶來的後果。
張顯蓓表示,6到12歲的大腦前額葉尚未發展成熟。分析後果給他們聽,可幫助加強前額葉發展,這個年紀也正是會開始面對校園霸凌,與同儕間差異的時期,這會是很好處理與討論的時機。
12到18歲 淺談國際關係、發展自由意志
張顯蓓表示,12-18歲可以談論的議題更擴大,可談及社會系統、價值觀,世界上各種不同的制度,例如社會主義、資本主義、左翼右翼等議題,此時孩子們都有基礎概念了,父母可淺談國際關係。而學校師長則要保持「中立」,因為這個年紀的孩子,一定會很清楚你的政治、國家立場,這時不要強加改變孩子的立場,否則將綁架孩子的自由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