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遏抑房價持續飆漲,內政部於去年底原擬修正「平均地權條例」,主要內容除限制預售屋、新建成屋簽約後原則不得換約轉售及私法人購屋許可制外,並明確定義不動產炒作行為與罰則,同時建立違規檢舉獎金制度,其中爭議性最大者為房市炒作最高處「三年徒刑或併科五千萬罰金」。
今年4/7行政院會通過內政部擬定之「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將函請立法院審議,草案當中已將房市炒作最高處三年徒刑刪除,惟仍保留併科5000萬罰金。其實,就事論事,三年徒刑應是仿效德國而來,台灣當前房價是否飆漲到超過德國所制定「合理房價」50%,而觸犯刑法構成判處三年徒刑之要件,仍有待討論,至於高達5000萬罰金同樣具有高度爭議性,不過這次行政院會已將三年徒刑刪除,應屬正確方向,至於5000萬罰金仍將視立法院審議時如何定奪。
按這次修法五大重點如下:
1.限制換約轉售:預售屋或新建成屋買賣契約,買受人除配偶、直系或二親等內旁系血親,或經內政部公告的特殊情形外,不得讓與或轉售第三人;建商也不得同意或協助契約讓與或轉售,違規者均可按戶棟處罰50萬至300萬元。
2.重罰炒作行為:明確規範若有散播不實資訊影響交易價格、透過通謀虛偽交易營造熱銷假象、利用違規銷售影響市場交易秩序或壟斷轉售牟利,或是以其他影響不動產交易價格或秩序的操縱行為進行炒作,都可按交易戶(棟、筆)數處罰100萬至5,000萬元,經限期改正但未改正者,並可連續處罰。
3.建立檢舉獎金制度:民眾對於不動產銷售買賣或申報實價登錄違規行為,可檢具證據向縣市政府檢舉,如經查證屬實,將由實收罰鍰中提充一定比率金額作為獎金。
4.管制私法人購屋:增訂私法人購買住宅用房屋許可制規定,並限制取得後於五年內不得辦理移轉、讓與或預告登記。
5.解約申報登錄:預售屋買賣契約若有解約情形,建商應於30日內申報登錄;違規者將按戶棟處罰3萬至15萬元。
一、就執行面觀察
─從全國預售屋聯合稽查後續執行力檢視實際成效
內政部於3/23擴大預售屋聯合稽查行動,共結合19個縣市政府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平交易委員會、地區國稅機關同步辦理,共稽查57個建案,稽查初步發現有40個建案涉有違規情事,對此違規行為,內政部要求縣市政府應儘速從重處罰。
依內政部公布資訊,本次稽查發現主要違規事項如下︰
2.使用的紅單(購屋預約單)有違反不得約定不利於消費者等規定情形(如約定只要買方逾期未補足定金或逾期未簽約就沒收定金等),另同時發現有買受人違規轉售紅單情事。
3.買賣契約內容不符合定型化買賣契約規定(如交屋保留款低於房地總價5%,或未列明停車位高度等)。
4.業者在廣告中未註明業者名稱、定金單據或簽訂買賣契約書時未指派不動產經紀人簽章、現場銷售人員無經紀人員資格或銷售中心總銷金額達6億元卻未置專任經紀人。
5.銷售中心或樣品屋未取得合法建築使用文件。
6.業者在刊登廣告上有疑似不實或誤導消費者認知情形或銷售時未揭露預售屋主、附屬建物面積及公設分攤比例。
由以上之違規事項及後續相關處分,主要依據為「廣告虛偽不實、引人錯誤、足以影響交易秩序之欺罔或顯失公平情形」,因此,後續處分法令依據主要為消費者保護法與公平交易法,亦即今後只要據此嚴格執行,即可充分發揮應有之抑制效應,而未必要以嚴刑峻法懲處!
二、就實務面觀察
─應密切觀察市場供需與景氣轉折點
(一)推案量、銷售率→供需結構改變
─2021年北台灣推案量與銷售率
依591房屋網之統計數據,五年來北台灣推案量高達5.5兆元,全台超過7兆元;另外,由數據顯示,2016年北台灣新成屋、預售屋總推案量8,133億元、2017年8,315億元、2018年1.11兆元、2019年1.13兆元、2020年1.29兆元,2021年1.19兆元,惟2016-2019年銷售率均低於50%,及至2020年方才提高至58.36%,2021年再高至60.14%,因此,未來未售餘屋壓力必將逐漸改變市場供需結構!
(二) 建照↑ > 使照↑ →市場供需?
─2017-2021年69.27萬棟建照將逐漸進入交屋高峰期
2017年之後台商逐漸回流,由表二數據顯示,2017~2021年建造執照合計692,740棟,使用執照483,005棟,兩者差距高達209,735棟,此一建造執照高達69萬棟之龐大數量將自明年開始進入交屋高峰期,屆時將會出現大量建商保留戶、地主戶與投資客釋出的新成屋,而可能導致部分地區,尤其是2019~2021年投機炒作、生活機能欠佳區域,在貸款成數縮減與房地合一稅2.0壓力下降價求售,而出現供給大於需求情況,其最明顯者應是議價率逐漸提高,房價漸趨緩和甚至下跌。
(三)外資/僑外資法人多數以現金購置豪宅
─私法人購屋許可制有其必要
由表三資料顯示,2021年外資/僑外資法人購置豪宅多數以現金支付,無異助長房價幫兇,因此,這次修法擬訂私法人購屋許可制實有其必要性!
由以上之分析可知,本次修法5大重點包括限制換約轉售、重罰炒作行為、建立檢舉獎金制度、管制私法人購屋與解約申報登錄,其中具有高度爭議性高達五千萬罰金建議應大幅降低,其次,對於管制私法人購屋則應嚴格執行,至於檢舉獎金制度效果應該很難彰顯,其因在於除非房價大跌,否則如果彼此都賺錢,皆大歡喜,又有誰會自找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