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小樺是一個剛滿兩個月的嬰兒,爸爸方嬤嬤都要回到職場上班,因此在滿月後就交由住在中部的外公、外婆幫忙照顧並帶養,但是尚未接種兩個月大時的常規「五合一疫苗」及「肺炎鏈球菌疫苗」。 因為外公是久咳未癒的隱形百日咳患者,藉由外公的飛沫而得到了幼兒百日咳感染!因此在兒童加護病房內住了快十天的時間,因為百日咳是法定傳染病,衛生主管機關也循線釐清了感染路徑,並妥善地將所有的相關人員做了一次大篩檢,也讓小樺的爸爸、媽媽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也讓外公這個隱形傳播鏈被揪出。
近來隨著新冠肺炎的流行蔓延,國人開始了解傳染病爆發的嚴重性,除影響個人生活、工作及整個醫療系統的運作外,也影響整個社會與經濟的運行,故疾病預防的意識以及透過疫苗可達成「群體免疫」的概念也隨之而起。若感染新冠肺炎同時也感染了其他的呼吸道相關疾病,恐會因為共病而加重患者病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COVID-19期間免疫指導方針」,為避免新冠肺炎與其他呼吸道疾病雙重感染併發重症,建議民眾接種預防呼吸道感染的疫苗,其中相關的疫苗包含: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及百日咳疫苗。同時,也有一篇國外的研究指出,COVID-19陽性患者中同時合併發百日咳的比例約占10.31%,這個比例不為之不高 。
百日咳是高度傳染性疾病 ,主要是經由飛沬傳播,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且傳染力強,若家人與照顧者帶原極易傳染給幼童,而容易造成家庭群聚感染。百日咳病程主要分為黏膜期、陣咳期與恢復期,初期症狀不明顯,僅有鼻炎、打噴嚏、微燒、輕咳等類似感冒的症狀,因此常被民眾忽略,但此時是傳染力最強的時候!進入陣咳期後,疾病症狀會變成陣發性咳嗽或吸入性哮聲,且持續 1-2個月以上。依照患者年齡層的不同臨床表現也有所不同,小於三個月的嬰兒常會以暫停呼吸或發紺、唇色發黑來表現;成人則是會出現不停地咳嗽、頭痛、呼吸不順暢等症狀,咳嗽後嘔吐則是青少年及成人是否感染百日咳的重要診斷依據。嬰幼兒百日咳初期症狀類似感冒,會從輕微的咳嗽,漸漸進展為氣管痙攣式的咳嗽,進而導致臉色發紺及缺氧,甚至導致死亡,。
咳嗽數週不癒不僅會非常難過不適,更會影響到學業、工作以及睡眠與生活品質。除了一般民眾應重視百日咳預防,醫師特別建議兩種族群接種疫苗,其一為孕婦,因新生兒出生2個月時才會接種第1劑的百日咳相關疫苗,為避免空窗期,孕婦應把握在孕期28至36週,接種1劑百日咳疫苗,透過胎盤將抗體傳輸給即將臨盆的胎兒,提供寶貝有效保護,這種包覆式的預防措施是最有經濟效益的。另一為糖尿病合併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氣喘等的慢性病患者,因其免疫力較弱以及本身肺部功能較差,故感染百日咳與發生肺炎等嚴重併發症的風險相對較高,更需預防百日咳,接種疫苗、勤洗手、戴口罩、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
然而,許多人小時候都打過百日咳疫苗,為什麼現在仍需再度施打呢?其實是因為百日咳疫苗施打後5-10年即會抗體效價不足而失效。故疾管署建議11-13歲青少年應再次接種一劑百日咳疫苗,且醫師呼籲19歲以上成人每10年應接種1次成人百日咳疫苗以提升自我保護力。
最後身為醫師的我再次呼籲,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緩解,且百日咳是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的高度傳染病,鼓勵民眾預防超前部署,透過接種百日咳疫苗降低重症風險,更可全面提升自我防護力!
(文章來源: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科部副部長 朱世明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