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4歲女童妮妮5月底確診感染新冠病毒,在6月20日突然發燒,第2天出現右頸淋巴腺腫大,媽媽警覺有異,便送至急診就醫,經心臟超音波檢查,確診為新冠後「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
經休克轉危為安 住院11天康復出院
中醫大兒童醫院兒童心臟科彭義欽醫師表示,妮妮雖無明顯腸胃道症狀,但住院後持續高燒甚至超過41°C,頸部、背部、軀幹開始出現全身性發癢的紅疹,額頭、眼窩、眼結膜發紅,結膜下也出血。
在發燒第5天發炎指數明顯上升,鐵蛋白(ferritin)升高,腦鈉肽(nt-pro-BNP心臟功能受損指數)高達11,058pg/ml(正常值<125pg/ml),心臟功能持續惡化合併呼吸喘、心跳加速、血壓降低的休克反應,醫療團隊立即給予強心藥物等加護治療後才趨於穩定,並於住院第11天順利出院。
恐是川崎病極端形式 為多器官發炎疾病
中醫大兒童醫院結構/先天性心臟病暨超音波中心副院長謝凱生教授說明,MIS-C有可能是川崎病(KD, Kawasaki Disease)的極端形式。川崎病是一種不明原因造成以心臟冠狀動脈炎為主的多器官發炎疾病(原名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 ,MLNS),好發於5歲以下兒童。
川崎病為外顯症狀 兩者差異一次看
基本上,川崎病為外顯症狀,以皮膚粘膜症狀明顯;MIS-C為較內隱的器官發炎,發病後會引起肝腎心臟等內臟器官發炎。惟MIS-C跟川崎病可能存有一個差異,依據實驗室的檢查顯示,罹患MIS-C的病童,其淋巴球以及血小板的數量會有減少的情形。僅是在治療上,皆以高劑量丙種球蛋白和類固醇個別或合併使用。
染疫2~6週得特別注意 接種疫苗降發生率
謝凱生副院長與彭義欽醫師提醒,不論年紀大小,在感染新冠病毒後的2~6週,要持續觀察孩子發燒後的症狀,如有淋巴腫大、疹子、腸胃道症狀,建議就醫檢查排除MIS-C。
目前文獻記載MIS-C的預後多數可恢復正常,家長無需過度擔心。雖然MIS-C來勢洶洶,但國外研究顯示疫苗能降低其發生率,因此,配合接種新冠疫苗是目前最佳的防治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