賠錢者最常說的一句話:「我現在不能棄守,因為已經虧太多了。」吉姆.保羅是《一個操盤手的虧損自白》作者,年紀輕輕就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擔任董事要職,他認為自己早期在市場上的成功,是因為本身聰明過人。直到他吐回獲利還欠了一屁股債,才領悟到之前的所向披靡,只是碰巧。最終他體會到在拉斯維加斯賭輸錢,跟市場上的虧損也不同,這些損失跟他失去雙親不一樣,也跟他後來失去交易所董事席位不同。
吉姆.保羅將時間拉回1983 年10 月中旬,當時黃豆油倉位正讓他焦頭爛額的時候,他接到媽媽的電話:「你爸正在醫院準備動手術檢查癌症。他們說沒什麼問題,沒什麼大不了的,不過他們說還是要檢查一下。」隔天手術後,她又打電話來說,癌細胞已經蔓延到他爸身體各部分,只剩六個月。醫師幫他做了終端大腸造口(end colostomy),也要他馬上進行放射線化療。
兩個月後吉姆接到爸爸的電話:「你媽不見了,不知道跑哪去。她昨晚出去到現在還沒有回家。」後來才知道,他媽自殺了。跳進俄亥俄河,溺水而死。唯一的好消息是,她根本不曉得吉姆破產了,因此原因不是吉姆。
媽媽尋短是因為父親病況嚴重,就快死了,她不能接受。如果她是因為吉姆才尋短,他也撐不下去。但他們並不曉得我吉姆也是狀況淒慘,只是外表看不出來,我們一家還是住在原來的房子,只是沒做原本的工作。他們知道我換了工作,但不曉得原因。
那個時候他爸住在療養院,請了一位全職護士照顧。每個周末,他跟弟弟輪流去看他,看著爸爸慢慢走向死亡。最後,他在1984 年8 月過世。
因此,從1983 年8 月到1984 年8 月,吉姆賠光所有錢又負債40 萬美元,又失去交易所會員資格、失去工作、失去董事席位和執行委員資格,最後也失去雙親。失去所有對它很重要的一切,除了太太和孩子。那真是非常糟糕的十二個月。
「說起這些事,不是想博取各位同情,而想藉此表達我對虧損本質的重要觀察。」吉姆表示,在市場上的虧損,跟個人生活上的損失並不一樣。在拉斯維加斯賭輸錢,跟市場上的虧損也不同。這些損失跟我失去雙親不一樣,也跟他失去交易所董事席位不同。
大家可能都曉得,不管做什麼生意,總是會有損失發生。燈泡製造商知道,每300 個燈泡總會破2個。水果經銷商知道,每100顆蘋果裡總會有2顆爛掉。這樣的損失不會造成困擾,但若是意料之外的損失,那就嚴重了。知道做生意一定會有損失,跟在市場上認賠、承認虧損,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市場上的人通常很難主動認賠(相對於水果販、燈泡商則是被動接受,也就是接受並控制虧損,才不會拖累整個買賣活動)。這是因為損失總是被看成「失敗」,在生活中其他任何領域裡都一樣,損失都帶有負面意涵。往往把損失等同錯誤、不好和失敗;將勝利視為正確、美善和成功。比方說,在學校的考試答錯了,就會失分。同樣地,在市場上賠了錢,也會認為自己是做錯了才會如此。
在《美國傳統英語字典》中,「lose」的意思是:一、因為死亡而被剝奪;二、未能取勝(即輸掉比賽,或者被擊敗)。我們說「輸了」大都是指比賽輸了,但不知道怎麼搞的,輸/贏、對/錯最後也跟賺錢/賠錢混為一談。
然而參加比賽輸了,未必是因為你做錯什麼,也許只是純粹被擊敗而已。要是你沒參加比賽,只是個旁觀者,卻還是輸了,那你一定是對於比賽結果投注(或者表達自己對比賽結果的預測),那麼對於這場比賽你也許是賠了錢(或預測錯誤),但你並沒有被擊敗。
本文來自《一個操盤手的虧損自白》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