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採訪報導
小時候在睡覺之前,跟家人相處的甜美時光總是令人懷念,台中國家歌劇院夏日放/FUN時光系列中的《睡前故事》是歌劇院2022年新藝計畫三大主題之一「親子舞蹈劇場」獲得入選的作品,經過2年的創作孵育、期中呈現,及工作坊而完成的「親子共舞」計畫,8月20、21日邀請觀眾進入歌劇院凸凸廳,展開一場奇光異彩的夢境之旅。
許多年輕藝術家都非常喜歡歌劇院的凸凸廳,其想像與運用是超乎想像的,台中歌劇院總監邱瑗表示,2020年疫情開始時,因擔心國內團隊在創作展演上有很大的壓力跟受挫,提前進行新藝計畫徵選,經過2年終於呈現觀眾面前,包括今年NTT-TIFA系列以「影像與劇場」主題的純白舍 Dance
Lab《平行視探》;夏日放/FUN時光系列有「親子舞蹈劇場」主題的二律悖反協作體《睡前故事》;遇見巨人有「文本新繹」主題的真雲林閣掌中劇團╳浪人劇場(香港)《千年幻戀》。
導演暨音樂設計李勻也強調,我們希望這個作品能在臺中發生長久性的效應,不僅僅是為了最終的演出,而是能將整個過程化為一場藝術行動;他也表示,今年世界上發生令人動盪不安的戰爭,許多人流離失所,被迫來到陌生的國家,可能一覺醒來又要趕往下個地方,他看到新聞報導一段親子在睡前玩遊戲的畫面,觸發了《睡前故事》創作動機,從一對母女的睡前時光開始,在說完床邊故事後,進入各自夢境中的森林。
《睡前故事》是一個親子舞蹈劇場,但並不限於父母親與孩子,導演李勻希望藉由作品探索更多可能性,透過工作坊,與樂齡、親子組的非職業表演者一起跳舞,做出屬於他們的作品片段,並挑選一起最後演出的伙伴;工作坊參加者從4歲到78歲,由編舞暨製作人楊悅帶領製作舞譜,在空白畫紙上,畫出人生的軌跡,標記3個人生重要的時間點,就像一位媽媽分別用眼睛、鼻子、嘴巴標記了3個女兒的出生,好像透過女兒重新感官這個世界。
靜瑜媽媽和9歲的女兒硯鈞報名參加,她說這陣子疫情停課在家,母女相處時間變多而有些摩擦,很久沒有抱抱女兒,她也說第一天來參加活動,有一些女兒黏在身上的動作,是近一個月來第一次抱女兒這麼久,覺得很感動、想流眼淚。
「舞蹈劇場在抽象與具體的模糊地帶,是很好的表達方式。」李勻說,歌劇院全白的凸凸廳很像個蛋殼、也像泡泡一樣,是雖然脆弱但卻保護著的封閉空間,時候到了會想離開出去看看,森林正代表嚮往、想去的地方,是一個有很多隱喻的寓言故事。
更多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