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醫療影像是一探人體內部結構的好方法,像是X光攝影、超音波影像、斷層掃描、核磁共振等,都是醫療影像最常取得的方式。但常聽到「低輻射劑量醫療影像」診斷方式,它的原理是什麼?
低輻射劑量醫療影像 最適合用於肺部檢查
西園醫院永越院區醫學影像部的陳名聖主任表示,所謂的低輻射劑量醫療影像,就是在傳統的電腦斷層檢查中,搭配低輻射劑量,如此一來,人體所受的輻射量就會降低。其在偵測肺部小結節的敏感度,遠高於X光檢測,效果與傳統的電腦斷層差不多,但輻射量約只有原本的十分之一,是早期篩檢肺癌的最佳工具。
胸部X光檢查 肺癌診斷率低
陳名聖主任補充,傳統上做胸部X光檢查的肺癌診斷率很低,文獻報導甚至高達90%的肺癌在第一次胸部X光檢查中沒有被檢測出來,但是做電腦斷層就不容易有此問題。而肺部因為空氣多,與其他軟組織相較,具有較高的對比性,因此不需要用傳統的斷層掃描加上顯影劑,只要低劑量輻射,就能將肺部每個橫切面做掃描,清楚呈現出結節的位置、大小與數目,具有精準、快速、輻射量低等優點。
肺癌高危險群 35歲開始做篩檢
一般而言,肺癌很少在30歲以前發生。但陳名聖主任提醒,若有菸害、空污、長期處於石棉或礦坑環境,或是有肺癌家族史、肺部疾病史,甚至長期曝露於排油煙環境下的人,都應該進一步追蹤與檢測,建議這些族群可以從35歲就開始做肺部低劑量輻射影像篩檢,越早期發現問題,治癒率與存活率就越高。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顯影劑可能對腎臟造成不良反應,而低輻射劑量影像不需要注射顯影劑,因此腎功能不佳者無須擔心顯影劑的帶來的健康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