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周刊記者顏瓊真報導】都更或危老議題是台灣不動產的新顯學,民眾也常發出「我家可以都更嗎?」的疑問,而台灣也步入高齡化社區,在老人多,屋老舊等三高問題,都更可以為社會找到解方嗎?政大商學院信義不動產中心邀請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綜合業務部林啟賢副主任,舉辦「我們與都更的距離」講座,透過深入淺出的解說,以及實際推動的成功案例分享,讓都更為永續找解方。
近年全國平均屋齡已突破30大關,房屋老舊不耐、城市動線不佳,整體改善居住環境刻不容緩,該如何透過都市更新改變城市樣貌,近年逐漸成為熱議的話題。
林啟賢指出,現在對於都市更新的定義,不僅止於老舊建築拆除重建與街廓重整美化等的環境改善,更多的是藉由都市更新活絡地區經濟與注入豐富文化,讓都市全面的再生。
現在台灣社會面臨房屋老舊,更有人口老化以及高額房價的艱難課題,就地推動都市更新,比起向郊區開發新市鎮,從交通運輸、城市發展以及公共空間配置的適足性來看,都將更有效率。
推動都市更新常需協調土地公私權屬、開發者的營運利潤以及政府的城市規劃等三方的意見,取得共識曠日廢時影響各方參與意願,進而造成整體都市更新工作推展不易。
近年由公部門主導,引進私部門執行,從公有土地資產活化做起的公辦都更,以及協助民間自力更新,促進公私有資產再利用的都市再生模式,即成功推展不少案件且正在進行中。
林啟賢表示,內政部於107年成立專責機構「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正是代理公部門推動都更的重要角色,目前已有16案正在執行,創造逾700億元投資金額。
林啟賢舉信義區兒福基地都更案為例,透過國家住都中心出面,順利整合公有土地周邊複雜私有權屬,並招商興建複合住宅、服務設施以及商業空間等多功能綜合大樓,未來更期待的是藉此引動周邊民眾主動走向都更,擴大社區更新的範圍。
台灣的都市人口越來越老化,未來對於高齡安養居住條件的需求將大幅增加,林啟賢分析高齡者隨著年齡與健康狀況的弱化,恐無力自主負擔住宅改建或置換的高額花費,並指出透過公辦都更的方式,將能帶動效率地整建老舊建築、興建高齡友善出租住宅,並引進相關醫療照護相關產業進駐,讓高齡者以實惠的價格入住,實現在宅老化的理想。更進一步,是希望達到以住宅為載體,帶動社區周邊人文與產業的升級。
現在都市更新已成為熱議的話題,民眾不免要問: 「我家可以都更嗎? 執行需要多久的時間?」林啟賢詳述民間自主都市更新的歷程,除了基本整體環境評估、更新方式的選擇以及周邊改善方案規劃等地了解,最重要的還是住戶間意見的凝聚並產生共識,才能達到共好的理想結果。
他說,現階段政府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扮演推手,在各地推動公辦都更,像種地的概念在地區置放種子,導引民眾注目思考並投入參與,以連鎖的方式推動都市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