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全球的新型冠狀病毒(或稱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已邁向第4年,而台灣的本土新冠疫情目前以Omicron BA.5、BA.2.75變異株為雙主流,但國內也出現其餘Omicron變異種 XBB、BF.7、BQ.1的本土病例,且疫情已在第3波流行期。而冬季亦為流感、副流感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等呼吸道疾病好發季節,民眾須注意疫情變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8)日公布國內新增2103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0768例本土個案及263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26例死亡。
今日本土新冠增加20768例,較上周三(1月11日)的25245例相比減少4477例,比上周同期下降約17.7%。目前第3波本土新冠疫情仍呈平穩下降之勢,但因10天農曆春節連假將至,連假後疫情會否因連假效應再反彈仍待觀察。
(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20,768例本土病例,為9,550例男性、11,199例女性、19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4,363例),台中市(2,461例),桃園市(2,411例),台北市(2,386例),高雄市(2,361例),台南市(1,733例),彰化縣(819例),新竹縣(604例),苗栗縣(575例),新竹市(552例),屏東縣(413例),雲林縣(360例),基隆市(333例),宜蘭縣(304例),南投縣(273例),嘉義縣(231例),花蓮縣(177例),嘉義市(168例),台東縣(106例),金門縣(84例),澎湖縣(46例),連江縣(8例)。
(圖/衛福部疾管署Facebook)
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26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1例男性、1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24例具慢性病史、21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去(2022)年12月9日至今(2023)年1月14日,死亡日期介於今年1月7日至1月15日,詳如下表所示。
(圖/衛福部疾管署)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冠重症死亡個案中,有1例為4歲男童,該男童有慢性腎病史、未接種新冠疫苗。該男童於1月9日開始出現發燒、嘔吐、腹瀉、全身無力等症狀,1月10日因意識改變至醫院急診,新冠快篩及PCR均現新冠陽性確診,並有上消化道出血情形,頭部電腦斷層顯示嚴重腦水腫,醫院診斷腦炎並收治加護病房,但該男童因腦部發炎水腫病況惡化,不幸已於1月13日過世,死因為新冠病毒感染併腦炎。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263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78例男性、8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入境日期介於去年12月18日至今年1月17日。
(圖/衛福部疾管署Facebook)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21,313,039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2,044,073例排除) ,其中9,266,087例確診,分別為45,857例境外移入、9,220,176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15,929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15,909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3,096例、台北市1,732例、台中市1,694例、高雄市1,580例、台南市1,187例、桃園市1,175例、彰化縣1,034例、屏東縣615例、雲林縣522例、南投縣508例、苗栗縣440例、嘉義縣418例、宜蘭縣333例、基隆市324例、嘉義市269例、花蓮縣268例、新竹縣264例、台東縣198例、新竹市174例、澎湖縣40例、金門縣38例;另20例為境外移入。
指揮中心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及咳嗽禮節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並提醒體質敏感、有慢性病或發燒、呼吸道症狀的民眾,於人潮較密集區,仍建議戴口罩,共同維護國內社區健康。
更多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