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專題報導
年後轉職潮大爆發?近期職場卻出現許多陌生名詞,透過網路搜查,出現「安靜離職」、「在職離職」及「安靜招聘」。整體狀態似乎相對都跟「消極」有關?根據人力銀行相關公開資訊中指出,幾乎可以說從新冠疫情發生後,這些狀態紛紛開始出現,尤其在「Z世代」更是鮮明。
104人力銀行對外揭露資訊中指出,「安靜在職、在職離職」( Quiet Quitting)指得不是離職,而是只完成工作的最低需求,不多也不少,對於生活與工作平衡有了新定義。其中年輕職場漸漸開始出現拒絕「工作狂文化」,對於升遷、考績不再那麼積極,反對職掌與職場以外的工作,包含現在常見年輕世代,下班後完全不理公司訊息也是。這種依舊在工作職場,以完成本份為主,至於追求職涯的功臣名就,更多的是工作以外的生活。有趣的現象是,連想跳槽轉職的意願也降低不少,甚至「原職躺平」,也就是現代俗稱「躺平族」現象之一。
職場「安靜」的工作型態,新冠疫情是加速成形關鍵之一?
也由於「安靜在職、在職離職」現象有逐漸席捲全球之姿,因此也開始有企業與管理者,開始阻擾職涯發展契機,阻止員工參與專案,或者不讓員工有升職加薪的機會,也又造成另一個現象叫做「安靜解雇」(Quiet Firing)。無獨有偶的相對,竟出現「安靜招聘」(Quiet Hiring)的現象,而這現象指的是在沒有招募新員工下,調整既有員工擔任新職掌,或是外包給自由工作者,以短期任務導線為主的一種現象。這狀態短期通常可以解決燃眉之急,讓熟悉企業內部的員工,能夠快速上手另一種職能(或雷同的職能),甚至達成某項專案任務,內部可調用的「即戰力」多寡就是關鍵之一。
根據104人力銀行對外揭露資訊發現,目前「安靜在職、在職離職」現象有越演越烈的現象,長期下來勢必對勞動市場與生產力造成一定壓力,這跟新冠疫情發生後,勞方市場受到生理與心理傷害後,加上遠距工作或是失業情形,都讓勞方對未來產生更多不安全感,因此也催化了「安靜在職、在職離職」的化學效應,當然整個組織行為也大受影響。
勞資關係的合作降溫,企業與人才競爭力恐面臨更多挑戰?
此外如前述,「安靜在職、在職離職」衍生出的「安靜解雇、安靜招募」,讓企業與管理者也不得不改變作法,以解決短期緊迫的工作問題與任務為優先,但對企業型態多元下,長期發展仍然有相當風險與變數,讓企業原本就躺平的勞方姿態可能更為被動與不流動。另外「安靜招募」固然可能可以短暫解決問題,但被「安靜招聘」的員工,可能會產生自我工作價值的動搖外,反而有可能快速增加離職的念頭與機率。換言之,組織內躺平的員工依舊躺平,而執掌斜槓的同事,恐怕無法勝任每一次的救火,如此更加劇組織行為的惡化,加上若長期外包,連帶企業文化、經驗及傳承等等逐漸受到瓦解。
職場不安靜者擁更多優勢?還是熱情被消耗殆盡?
曼徹斯特大學組織心理學教授庫珀(Cary Cooper)則曾對外受訪表示,安靜招聘是一種「資源再分配」,企業在不穩定的經濟狀況下,企業不願意雇用更多的人,旨在降低勞動力成本的支出。人力資源專家范琇茹(實踐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講師)就指出:「安靜招募可能也會成為資方的「藉口」,看似解決問題的當下,一人多工卻沒多酬,或是給予相對激勵,這反而讓「能者多勞、勞者過死」,有能力員工不但沒有受益,企業自曝其短外更可能折損優秀人才。」;「相對的有企圖心的員工或許可評估「安靜招募」的緊急救援任務,是否有精進與改變的契機,替自己爭取更多機會,增加更多職場專長,讓自己擁有更多職涯發展的籌碼。」。
人力資源專家范琇茹(實踐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講師)就指出:「安靜招募可能也會成為資方的「藉口」,看似解決問題的當下,一人多工卻沒多酬,或是給予相對激勵,這反而讓「能者多勞、勞者過死」,有能力員工不但沒有受益,企業自曝其短外更可能折損優秀人才。」。
是危機也是契機,須慎防旁觀者效應外溢
根據國際研究顧問機構顧能(Gartner)日前預測對外表示,2023年職場將持續迎接新的「安靜」趨勢。無論是「安靜在職、安靜招募」,可以觀察到的是,這安靜現象已經反映在就業市場,越來越多員工只會說一動作一動,不再主動提出想法,只會做routine的工作事項,甚至重複的工作也常做錯,詢問並輔導怎麼改變,也大多應付式的回覆,這樣的員工型態好像也越來越多?但可別因此就貼上標籤,認為他們就是「在職離職」的狀態,建議主管、團隊及人資應積極介入,找出原因與改善辦法與期限,絕對不可漠視,最後讓「旁觀者」效應蔓延。
更多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