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上他開始進行一個複雜的新案子,開啟了新的發展。加入葛拉漢紐曼公司不久,可可價格突然由每磅5美分暴漲到50美分以上,讓布魯克林一家利潤微薄的巧克力製造商羅克伍德公司(Rockwood & Co.)遇到難題。它最主要的產品是用來製造巧克力餅乾的碎巧克力,這種日用食品無法大幅漲價,導致該公司虧損連連。但是可可豆價格高漲,羅克伍德如果賣掉庫存的可可豆,將可大賺一筆,問題是,這樣做一半以上的利潤必須用來交稅。羅克伍德的股東願意將公司賣給葛拉漢紐曼,但葛拉漢紐曼公司不願意付他們要求的價格,所以他們找上投資人普利茲克(Jay Pritzker),他有辦法迴避巨額稅款。
#@1@#據他所知,依據1954年美國稅法,公司縮小業務範圍而「部分清算」存貨,不需付稅。普利茲克買下足夠的股票,取得羅克伍德的控制權後,決定繼續生產碎巧克力,但退出可可奶油市場。他將1,300萬磅可可豆歸入可可奶油業務,這批可可豆將被清算。普利茲克不將可可豆變現,而是拿來和股東交換股票,以增加他在公司的持股比例。他提供優惠的條件來吸引股東,每股羅克伍德股票可換得價值36美元的可可豆,但股價卻只有34美元。葛拉漢看見一個獲利良機:葛拉漢紐曼公司可以購入羅克伍德的股票,拿股票和普利茲克交換可可豆,然後出售可可豆獲得每股2美元的利潤。這是套利(arbitrage):兩樣幾乎等同的物品卻有不同價格,精明的生意人可以透過買進賣出,賺取差價,而且幾乎沒有風險。巴菲特後來寫道,「有句老格言在華爾街被改寫了:給人一條魚可以餵飽他一天,教他套利可以餵飽他一輩子。」普利茲克會給葛拉漢紐曼公司一張倉儲憑證,代表憑證所有者擁有特定數量的可可豆,而這張憑證能像股票一樣交易。賣出這張憑證,葛拉漢紐曼公司就可得到收益。
#@1@#幾乎沒有風險,意思是仍有一些風險。如果可可豆突然跌價,倉儲憑證有可能只值30美元,不僅沒有2美元的利潤,還損失了4美元。為了消除風險,保住利潤,葛拉漢紐曼公司賣出可可豆「期貨」。這是好事,因為可可價格就要下跌了。期貨市場讓買賣雙方以今日議定的價格買賣未來交貨的可可、黃金、香蕉之類商品。只要支付小額費用,葛拉漢紐曼就可以安排在某特定期間以特定價格出售可可豆,因而消除可可豆跌價的風險。交易的另一方承擔了可可跌價的風險,稱為「投機」(speculation)。如果可可跌價,葛拉漢紐曼也不會有損失,因為投機者將以議定的高價買入葛拉漢紐曼公司的可可豆。從葛拉漢紐曼公司的角度來看,投機者等於提供可可跌價的保險。當然,交易當時誰也不知道可可價格的未來走向。套利的目標就是盡可能買進最多羅克伍德股票,同時賣出等量可可期貨。葛拉漢紐曼公司指派巴菲特負責羅克伍德的案子,這對他再適合不過,他已做了好幾年的股票套利,買進可轉換公司債,賣空同一家公司的普通股票。他已經仔細研究過去三十年的套利報酬,通常1美元投資可獲利20美分,而一般股票的獲利只有7、8美分。一連數週,巴菲特每天坐地鐵往返布魯克林,到許洛德信託(Schroder Trust)將股票換成倉儲憑證。夜晚他研究市況,邊給蘇西唱「彩虹曲」邊沉思,同時絲毫不理會霍華發出的號叫。
#@1@#表面上看來,羅克伍德對葛拉漢紐曼公司是一樁單純的交易:成本只有地鐵車錢、思考和時間。但巴菲特認為還有更多「財務煙火」可繼續綻放,他不做套利,因此不必出售可可期貨;他為自己買進並持有222股羅克伍德股票。巴菲特仔細考慮過普利茲克的優惠條件,他把羅克伍德所有庫存可可豆(不僅是歸入可可奶油業務的可可豆)除以所有股數,得出每股擁有的可可豆數量,結果大於普利茲克給股東的80磅。所以未將股票交換可可豆的股東其實獲得更多可可豆,並且已交換的股東所留下多出來的可可豆也將歸其他股東所有,使每股所擁有的可可豆更多。繼續持有股票的人還可以分享公司的廠房、設備、客戶應收帳款,和其他繼續經營的業務。巴菲特把情況倒過來,從普利茲克的角度來思考。他想,如果普利茲克要買股票,賣股票是明智之舉嗎?仔細計算後,他發現不該賣股票,而是應該站在普利茲克那一邊。巴菲特將股票看成擁有公司業務的一小塊。流通在外的股票愈少,他的一小塊就愈有價值。他這樣做的風險高於套利,但是獲利勝算大。套利的2美元利潤得來容易,又沒風險,可可豆跌價時還有期貨合約保護,葛拉漢紐曼公司和許多股東都接受普利茲克的收購,留下許多額外的可可豆。巴菲特持股不賣,的確是高明之舉。在普利茲克收購前,羅克伍德的股價是每股15美元,收購結束後每股衝上85美元。進行套利的人每股賺2美元,巴菲特如果也套利,可從222股賺得444美元,但沒套利的結果是賺將近13,000元。
#@1@#在交易過程中,他刻意結識普利茲克。他認為可以想出這樣聰明交易的人,「以後還會做更多聰明事。」巴菲特出席羅克伍德的股東會並發問,因此認識了普利茲克,那時巴菲特二十五歲,普利茲克三十二歲。雖然手上的資金不到10萬美元,但巴菲特發現用這種方法投資,獲利潛能無窮,唯一的限制是他的資本、精力和時間。這雖是繁重的工作,但他樂在其中。他不像大多數投資人,只坐在辦公室內閱讀他人撰寫的報告。他是一名偵探,他做自己的研究,就像他過去收集瓶蓋和修女的指紋一樣。他的偵探工具是穆迪投資手冊,包括工業、銀行和金融,以及公用事業手冊。他經常親自拜訪穆迪和標準普爾公司。「我是唯一出現在他們公司的人。他們甚至不問我是不是顧客,就給我四、五十年前的檔案。他們沒有影印機,我就坐在那裡用筆抄下附注和許多數字。他們有間圖書館,但是你不能自己去找資料,要請他們拿。我會列出像澤西貸款(Jersey Mortgage)、銀行家商務(Bankers Commercial)等等從來沒人要的公司資料。他們把資料拿出來,我就坐在那裡抄筆記。當我需要看證管會的檔案時,我就去證管會,這是唯一能得到資料的方法。如果這家公司就在附近,我會到公司去見管理階層,我從沒事先約定,但也見到不少主管。」他最喜歡的資料來源之一是每周出版、印在粉紅紙上的粉單股價系統(Pink Sheets),上面列出不在股市內交易的小公司股票資訊。另一個是全國報價(National Quotation)手冊,六個月出版一次,列出連粉單都上不去的小公司股票。對巴菲特而言,沒有太小的公司,也沒有不值一顧的細節。「我閱讀許多公司資料,找出一、兩家便宜得荒謬的公司,投個1萬或1萬5千元進去。」
#@1@#巴菲特以借用葛拉漢、普利茲克和任何有用的主意為榮,不管那主意是聰明透頂或平凡無奇,他稱此為「拉衣尾」(riding coattail)。有一天,他追蹤葛拉漢找到的聯合街鐵路公司(Union Street Railway),這是麻州紐貝德福(New Bedford)的一家公車公司,股價遠低於淨資產。「它有116輛公車和一個小遊樂場。我開始買這支股票,因為他們有80萬美元國庫券、20多萬美元現金,以及價值9萬6千元流通在外的公車票,加減後淨資產大約為100萬美元,平均每股約值60美元,股價卻只有30或35元。」整家公司的售價僅為其價值的一半,買這種股票相當於花50分錢玩吃角子老虎,但保證獲得1美元。在此情況下,公司自然想買回股票,它在紐貝德福的報紙上打廣告,請股東把股票賣給公司。巴菲特也在報上打廣告:「如果你想賣股票,請寫信到如下地址給華倫.巴菲特。」「那是一家受管制的公用事業,我從麻州公用事業委員會拿到大股東名單,從名單下手得到更多股票。而且我還想見公司的經營者杜夫(Mark Duff)。」
#@1@#拜訪管理階層可讓巴菲特深入了解公司,親自接觸管理者也使他有機會展示他的知識和機智,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他還認為,與管理者做朋友使他能影響公司去做該做的事。葛拉漢不會去拜訪公司,更不會去影響他們,他稱這為「自助自立」(self-help);獲得內幕消息雖然合法,卻是「作弊行為」。他認為按定義來說投資人就是局外人,和管理者是對立的。他要和股市小投資人做公平競爭,因此只用人人都可獲得的資訊。然而巴菲特順從自己的直覺,在一個週末去拜訪聯合街鐵路公司。「我早晨四點起床,開車去紐貝德福。杜夫人很好、很客氣,我正要離去時,他說,『我們考慮要返還資本(return of capital)給股東。』」也就是說他們要把多餘的錢發給股東。「我說,『那很好啊。』他又說,『你可能不知道一條麻州公用事業法規,就是資本返還必須是面額的倍數。』」這家公司的股票面額是25美元,表示每股至少要發25美元。「我說,『那是好的開始。』他又說,『我們考慮退還兩單位。』也就是說,他們將發放50美元的股利,而股價只有35到40美元。」如果你買了一股,不僅立刻拿回本錢還有多餘現金,之後你還擁有公司業務的一小部分。「我得到50美元和股票,而股票仍然很有價值。公車公司的資產隱藏在特殊保留盈餘,以及土地建物和存放舊街車的車庫。我不知道我的拜訪是否促成了這項決定。」一向不喜歡與人衝突的巴菲特已經練就高超技巧,不用明講就可達成目的。
#@1@#艾格先生 教你12條職場必勝定律作者:茱蒂.凱茲 Judith H. Katz 腓德烈.米勒 Frederick A. Miller譯者:劉威麟出版社:理財文化出版日期:2008年12月裁員風暴席捲全球,專家甚至預估,年底時全台失業率將會破百萬!別擔心!如果你是一個很有才能的人,當失業率高升時,裁員永遠不會找上你,不但如此,在企業撙節開支的現在,你一人就可以發揮二、三人的效益,一定還會被高薪挖角,根本不怕找不到工作。本書的精神便是要你做大自己、創造被利用的價值。當今企業組織最需要員工將「更多的自我」帶進工作裡,如果你總是只跟隨公司文化與行事慣例做事,盡量避免受人矚目,用最安全的方式來處理人生當中的大小事務,無法提供具有挑戰性、具有創意的想法與作為,對組織沒有積極的貢獻,那就是把自己做小了。把自己做小的結果是別人只認識部分的你,進而對你產生刻板印象,以為你只具備某種程度的能力;如果每個人都這樣,那組織也將愈來愈小,最後被淹沒在競爭市場裡。面對不景氣,每個人都要更爭氣,讓我們一起做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