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大動作的和訊聯生技結盟,聯手到中國闖蕩醫療市場已引起不少注意,各界一方面注意到了中國龐大的醫療需求潛力,另一方面也猜測,鴻海究竟目標設定為何?難道只打算做個連鎖健診中心而已嗎?不論鴻海的醫療計畫打算怎麼發展,中國內陸的台資醫院倒是最好的觀察指標。過去幾年,國內不少大型集團在中國申請設置的醫院紛紛通過審核,批准設立,例如旺旺集團的旺旺醫院、台塑集團的廈門長庚醫院、寶成集團的裕元紀念醫院、明基電通的南京明基醫院等等。「中國大陸十幾億人口,對高階醫療絕對有需求,但不是像我們想的一樣,以『台灣經驗』就可以在當地立足,沒有那麼簡單,在大陸要做醫院滿辛苦的。」天成醫療體系董事長張育美說,5年前曾經打算在上海設立醫院,後來發覺時機未成熟而先把十幾億資金投資在南桃園楊梅。
#@1@#中國一年高達人民幣4800億元的醫療市場,目前還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不斷成長,讓許多企業躍躍欲試。而中國當地的社會菁英十幾年來和台商、港商、外資接觸後,漸漸有健康檢查的觀念,尤其像竹科的公司本來就有體檢制度,到中國大陸設廠後也把這套制度帶過去。大陸幅員遼闊,本身的醫療體系也頗複雜,有些醫師是畢業自所謂的「醫專」而非醫學院,許多醫師更沒有臨床實習就畢業,水準參差不齊。張育美說,以前在上海交通大學唸EMBA,認識很多菁英份子,他們對台灣的醫療水準相當肯定,許多台資醫院也請台灣的退休醫師去作指導,不過在中國,台灣的醫生只能去坐鎮指導,醫院內仍以中國當地醫生為主。中國的市場看起來大,但是真的要能經營成功,連招牌都是學問。「台資醫院名稱上最好不要強調這是台商醫院。」張育美解釋,台商在大陸差不多有1百萬人,若只為了這百萬人口,在上海、南京、北京設個醫院,招牌上註明「台商」醫院,反而把自己界定得太小了,自限客群。「在地方上,台商人數還是相對少的,怎麼撐得起一家醫院的營運呢?」所以目標應該還是在中國大陸當地的民眾身上,台資醫院往往以為自己在台灣很大,如果把經營醫院當成以前那種「投資工廠」的思維,帶著資金、主管、核心幹部過去,然後錄用當地的員工,這樣是不行的。經營醫院不一樣,把醫院塑造成「台商的醫院」,當地民眾會缺乏認同,他們雖然覺得台灣人經營的醫院比較精緻、水準比較高,但終究還是隔層距離。
#@1@#「除了爭取當地民眾認同之外,台資醫院還得和已到大陸落腳十幾年的新加坡醫院、香港醫院競爭。」每個月都會去一趟中國大陸的張育美觀察發現,尤其在沿海都市,台資醫院要和全世界一流的外資醫院競爭,台灣的優勢是醫療水準高,但是新加坡、香港的外語能力比台灣好,兩岸四地華人去開醫院,他們相對占有國際化優勢。台資醫院另一項醫療優勢,在於擁有先進設備與手術水準,例如器官移植、腦部手術等等,可不是每一家醫院都有辦法動這種手術。不過,現在國際化醫療的趨勢,聚焦在健康檢查、醫療美容這種屬於平民化的需求,進入障礙就沒有器官移植手術那麼高,很多醫院都有能力可以做。然而,不管台資、外資醫院,政策風險都是不可避免的。開一家醫院需要中央、地方層層批准,就算過關了,還有一些意外的狀況。某家台資醫院就遇到這樣的情況,申請的時候領導都表示歡迎,等到核准通過之後,馬上在旁邊開一家比你更大的人民醫院。而且如果沒獲得醫療保險,台資醫院馬上就沒有競爭力了。目前除了旺旺醫院外,若以500床以上為標準,還沒有一家台資醫院在中國的歷史超過3年。
#@1@#「我倒覺得不見得要蓋得很大,因為他們自己的人民醫院要蓋多大都可以,你比不過人家的。」張育美以自身經營天成醫療體系的經驗表示,台商應該強調的是品質、創新,和當地醫院有所區隔,要讓人家知道台灣人經營的醫院就是不同,鎖定某個客群,3~400床就好,不需要到1千床這麼大。當然,市場的變化也是台資醫院不得不面對的風險,去年中國勞動合同法實施之後,本來在東莞生存得很好的6千家台資企業、10幾萬台商,當時被迫關門紛紛撤出,員工用一車一車遊覽車載走,現在幾乎都撤光了。「由此可知,開一家醫院不只是有錢就好,還有很多問題要解決。」張育美引用韓非子所說的「世異備變」:世間的局勢隨時在改變,我們應該有所準備。至於現在市場動向,張育美說,沿海地區、廣州早就有香港人去了,內陸地區像四川也已經有西方的醫院進去了,成都、武漢也許還有機會。郭台銘曾說,在金融海嘯肆虐過後,正是大膽花錢投資的好時機,那現在也是去中國蓋醫院的好時機嗎?「可以再等一兩年,土地可以先買。」張育美奉勸台商,要先懂當地政府政策,目前台商、當地政府是7:3持股比,主導權卻在那3成的當地政府上,所以應該等政策透明度更高之後再出手,政策遲早會開放。「放心,那邊10幾億人口,你今年沒去開、明年沒去開,第10年去開都來得及,不要急著去當第一隻白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