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標智上證50ETF(03024.HK)在香港上市,這是香港第3檔連結中國A股市場的ETF(另兩檔為標智滬深300 ETF跟iShare新華富時A50ETF),上市第一天發行規模超過2200萬美元,成交金額更突破1億港幣大關,且收盤價格更上漲了6.8%,比起當天上證50指數收盤下跌了0.29%強勢許多。(第4檔、第5檔A股上市基金分別為招商局中國基金與豐翔龍基金)雖然可以看出市場對於該產品的反應相當熱烈,但隱隱也帶出一些負面訊號,若未來一年中國真的是投資的王道,那麼投資人勢必要更清楚A股ETF的組成、潛在風險以及如何挑選。
#@1@#中國A股市場是今年第1季的全球漲幅冠軍,加上各大經濟學者、金融大師都點名中國是全球最早復甦的地方,A股已經成為全球資產配置中極重要的一環。台灣投信業也掀起中國基金募集熱潮,目前國內投信已核備或預備募集投資中國的基金已經超過10檔,募集總金額超過800億元。然而,台灣雖然放寬了基金投資A股的上限(由0.4%提高到10%),但是論純度,真正的A股基金或ETF能掀起的投資熱潮恐怕更為巨大。目前除了中國本身以外,只有美國、日本與香港有發行A股的ETF,由於ETF透明度高、手續費低,且持股全部為A股成分股,純度比一般大中華基金高出太多,因此各地的A股ETF都大受歡迎。日本野村的上證50ETF規模將近1.5億美元、香港巴克萊的iShare新華富時A50ETF規模更高達34億美元,一檔ETF已經比台灣整個ETF市場還要巨大,也可見A股ETF有多麼受歡迎。
#@1@#眾所皆知,A股市場至今仍未對外開放,目前外資金融機構只能透過QFII(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的額度來購買A股,因此在海外要發行A股的ETF有實質上的買股困難。聰明的外資金融機構因此想到利用衍生性金融工具來「複製」A股的報酬率,由發行商來發行衍生性產品,這項產品的投資標的物一樣是A股,成分組合也都是指數內的成分股,但是其買賣的頻率跟權值調整,就不像一般的ETF一樣是每天調整,而海外A股ETF則是直接買這些結構型商品來複製指數的報酬率。由於投資方式上仍有直接與間接的差異,加上投資組合的調整頻率不同,因此這類型ETF的折溢價表現常常偏離指數5%以上,遠高於一般ETF的0.5%上下,簡單來說,中國境外A股ETF每天的漲跌並不能完全的緊貼指數。
#@1@#由於海外A股ETF不是直接買賣A股,因此交易成本會比直接買賣A股的ETF來得高,例如標智上證50ETF的交易成本就高達1.39%,比起一般ETF約高出1/2到1/3以上。而這些費用都會反映到資產淨值中,無形中減少投資人的收益,只是相較於一般共同基金3~5%的收費,ETF仍然便宜許多。不過收益的減少並不是最令人在意之處,海外A股ETF最大的風險其實是來自交易對象風險。所謂交易對象風險就是指發行衍生性產品的發行商可能出現倒閉或是評級被調降的風險,因為海外A股ETF都是透過衍生性產品來複製指數表現,一旦衍生性產品的發行機構倒閉,投資人也可能面臨大幅損失。目前上市的海外A股ETF都有要求衍生性產品發行商提供大型藍籌股做抵押,但抵押最高只有90%,因此仍有一定風險。以標智上證50ETF為例,其實該檔ETF原定上市時間是在3月24日,但是上市前,該檔ETF所投資的連結A股結構型商品發行商KBCIC母公司兼擔保人KBC Bank NV遭到信評機構調降評等,因此讓香港證監會延後了上市的時間。
#@1@#當然,A股ETF絕對是好商品,績效表現上,海外A股ETF也是嚇嚇叫。以3月份為例,在香港發行的9檔QFII A股基金平均上漲了13.60%,但標智滬深300 ETF跟iShare新華富時A50ETF卻分別上漲了15.69%及14.41%,表現只遜於保德信中國大陸基金的20.65%,顯示被動式管理確有其獨到之處,問題只在於投資人如何選擇。以目前流通性最高、買賣最方便的3檔香港上市A股ETF來分析,標智上證50ETF投資A股的衍生性產品僅僅透過比聯KBCIC,而標智滬深300 ETF同樣僅透過德銀來買賣A股連結商品。反觀iShare新華富時A50ETF則透過瑞銀、花旗、美林等9大金融機構購買,風險較為分散。不過標智上證50ETF與標智滬深300 ETF對於發行商風險的損失上限都定為10%,iShare新華富時A50ETF則是15%,加上金融風暴仍未完全過去,或許單獨選擇一家公司的信評方式,其違約的機率反而低於分散投資。就三大指數表現來看,雖然走勢相近,但是仍有差異,主要原因出在成分股的產業及權重不同。標智上證50ETF主要投資在上海最大的50檔股票,占上海交易所約70%市值,其中50%以上為金融股;而iShare新華富時A50ETF主要投資中國滬深兩地市場中市值最大的50檔股票,其中50%是金融股,權值第2高的則是地產股,因此當金融股上漲時,標智上證50ETF的漲幅就會高於iShare新華富時A50ETF。但中國大型地產商主要集中在深圳交易所上市,因此類似第1季地產股大幅上揚時,iShare新華富時A50ETF就會優於標智上證50ETF。至於標智滬深300 ETF的投資標的,是中國滬深兩地市場中市值最大的300檔股票(目前中國兩地A股市場共有1602家上市公司),這300檔股票占了上海與深圳交易所約60%的市值,不但成分股眾多,產業也比較分散,權值最高的金融股只占了36%,而工業與原物料類股分別占了17%與14.3%。如果預期美元長期走弱的話,原物料類股表現會優於大盤,這也解釋了去年11月以來中國的反彈,滬深300指數表現遠勝中國其他指數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