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終端需求疲軟、產業鏈持續調整庫存等影響,國發會發布去(2022)年十二月景氣燈號續呈藍燈,綜合判斷分數為十二分,與去年十一月持平,三月一日發布今年一月景氣對策信號,再度亮藍燈,綜合判斷分數則再掉一分為十一分,連續三顆藍燈,代表景氣低迷,經濟疲弱,但領先指標跌幅持續縮小。
很多投資人會納悶「景氣燈號」跟投資市場的關聯性,事實上,景氣與股市還是有其連動性,景氣燈號又名「景氣對策信號」,國發會每個月會針對九項指標,例如貨幣總計數M1B、股價指數、工業生產指數、非農業部門就業人數、海關出口值、機械及電機設備進口值、製造業銷售量指數、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及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來判斷每個月景氣狀況,透過綜合判斷分數景氣對策信號分為五種:紅燈、黃紅燈、綠燈、黃藍燈、藍燈。
法人分析,觀察過往台灣景氣燈號為低迷藍燈時,皆為股市低檔區。在2022年的震盪盤勢下,台股投資以價值股當道,如今築底跡象已慢慢浮現,投資朋友在機遇把握上,可以布局「市值型」台股標的,捕捉今年成長復甦的機會。
把握成長復甦機會 布局「市值型」台股標的
根據Bloomberg資料,回顧過去二十多年來(1995~2022年),當台灣景氣燈號亮起藍燈時三個月後進場投資台股,有機會帶來報酬,歷史平均報酬率分別為持有三個月後達5%、六個月18%、一年後可達28%。
同時根據主計處預估,2023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為2.75%,表現依舊強勁,第二季起經濟有望逐步回溫,因此第一季末、約三月份會是適合布局台股市值型標的的嶄新起點。
國泰台灣領袖50 ETF(00922)基金經理人蘇鼎宇表示,投資必須與時俱進,進入2023年也要留意國內外法規重量級事件對台股帶來的影響。
國內部分,2023年初立法院即三讀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除明定主管機關淨零權責外,同時也新增對排放源徵收碳費的機制,法案的通過是將淨零碳排從口號轉變為具強制性的法律規範。
企業低碳轉型應對能力 納入投資考量
國際部分,歐盟已公布「碳邊境調整制度」(CBAM),並訂定2023年十月開始試行,台灣部分產業的產品輸歐必須開始申報產品碳排放量。隨著產業規則正在改變,台股企業自然不可能置身事外,因此在進行台股投資時,企業因應這股轉型浪潮是否具有較佳的風險管理能力,也必須納入考量。
國際權威指數編製公司MSCI即留意到上述趨勢,開發編製出「MSCI台灣領袖50精選指數」,即訴求以市值代表性出發,同時考量企業低碳轉型應對能力,挑選出五十檔台股領袖級企業做為投資標的,其獲利穩定度高,比較不會大起大落,適合長線持有。
法人分析,觀察「MSCI台灣領袖50精選指數」之編製,其看重的是低碳領域的「轉型能力」或「產業內相對轉型表現」,而並非只是依據碳指標,就將某些產業「直接剔除」,因為以台灣的經濟型態來說,各種產業均衡的發展進步還是有其必要性,而不是直接把某些產業都排除掉。
對於投資人而言,則可以一起透過投資的力量,督促台灣產業來進行低碳轉型和永續環境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