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龜法則實踐心法作者:克提斯.費斯(Curtis M. Faith)譯者:黃貝玲出版:麥格羅.希爾日期:2009年8月我自1980年代中期便成為海龜成員,是芝加哥知名交易員理察.丹尼斯(Richard Dennis)親自教授的商品交易員之一。理察三十五歲時,成功靠著幾千美元賺得一筆金額超過二億美元的財富,而成為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李奇(熟識之後,我們如此稱呼理察)和他的好友,也是他的商業夥伴威廉.艾克哈特(William Eckhardt),於1983年12月共同訓練包括我在內的十二名學員成為交易員,結業後,我們分別收到一百萬美元自由操作,並在接下來的四年半內,總共幫李奇賺進超過一億美元。身為海龜一員的我幫李奇賺了三千萬美元,居所有海龜之冠。我在出版的第一本書《海龜投資法則》中,完整描述我成為海龜的經過,以及海龜們如何利用一般人對市場動向的心理偏見及諸多交易技巧賺進大把鈔票。我們這群人的成功成了交易界的傳奇,也首次向世人證明交易員是可以訓練的,也造成許多新進交易員莫不急切想學習箇中訣竅。完成海龜訓練並從交易界退休後,我成為一名企業家,開始接觸創投及天使投資等圈子。在那兒,我觀察這些優秀的企業家、創投人士及交易員面對風險的方法,其實和海龜面對風險的方法頗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們不認為風險是應該害怕或避開的事,反之,我們對風險心存敬畏並嘗試了解,因為我們知道,如果不稍微探出頭,又如何能向前進呢?
#@1@#多數人都害怕風險,人們有時候會不計一切代價避開風險,選擇安全的道路,無論是教育、生涯規劃或其他個人抉擇都一樣,他們會避開高風險選項,而選擇較為謹慎安全者。然而,人們會發現,即使生活在安全無虞的環境,仍經常會遇到意外,這些意外所具備的危險性正是其避之唯恐不及的。重點是,你根本無法避免──你無法準確預測每項投資、事業,或個人決定的結果。沒有人可以料事如神,即使是享有盛名的金融專家、經濟學家也不能。投資人,尤其是法人,通常會將市場的波動與風險畫上等號,但事實並非如此。市場的易變性是必要的,而非完整的風險衡量指標,換言之,市場易變性是評估風險時的必要因素,而非所有要素。有許多其他風險類型是無法從市場的易變性看出端倪,例如:a.流通性不足的風險(illiquidity risk)b.信用風險(credit risk)c.賣波動率(short volatility risk)這些風險在多數環境下或許是良性的,一旦出現偶發市場事件,可能造成難以抵擋的影響。2007年中末期,市場隨處可見這類過去並不常見的風險,它們完全主導市場與價格。任何未能將這些風險類型納入考量的風險評估流程,注定都有缺陷且不完整。儘管風險經常給人負面的聯想,善於此道的投資人卻了解暴險有其好處,而且他們通常會刻意利用槓桿原理來提升自己投資的暴險。原因很簡單,如果某項投資的價格波動愈大,投資的潛在獲利便愈大。想想以下兩個例子裡的期貨合約與融資帳戶等金融工具,為投資人帶來哪些槓桿效率。在第一個例子裡,某投資人手上有四千五百美元,並想投資黃金。當金價每盎司值九百美元時,她可以向金屬仲介商買到五盎斯的黃金。不過,如果這名投資人想要增加投資的獲利率,她可以選擇拿這筆錢向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購買一張一百盎斯黃金期貨合約。這紙期貨合約讓她手上握有價值九萬美元的黃金掌控權,而合約的槓桿作用即為20:1,因為她投資於該期貨合約的每一美元,都可能有二十美元的暴險。從某個角度看,黃金價格每增加一美元,她所投資的每一美元便會有二十美元的報酬。從另一個角度看,每盎司四十五美元的黃金只要小幅下滑5%,便足以讓她損失所有的投資金額。期貨合約能發揮槓桿作用,便是因為投資人可以透過它們以小額資金操控大量的產品或商品。
#@1@#再看看第二個例子。某投資人想從券商那裡立即買進蘋果電腦的股票,愈多愈好。他知道,如果他運用融資帳戶(Margin Account)這項金融工具,將可以買到比他能力所及還要多的股票。以美國政府規定的2:1融資上限來看,這名投資人存放於融資帳戶的每一美元,將能讓他以二美元購買股票,換言之,他的融資帳戶有效扮演著向券商貸款購買額外股票的角色。透過融資帳戶,這名投資人可以用二十萬美元買到二千股每股二百美元的蘋果電腦股票,比起他透過一般帳戶所能購買的數量(一千股)還要多一倍。融資帳戶雖然可以幫助他提升對蘋果電腦股票的掌控,卻也增加他的暴險度。以這個例子來說,如果這名投資人以一般帳戶購買股票,蘋果電腦股票的理論價格(Theoretical Price)從二百美元掉到一百美元時,他將會損失十萬美元。但是因為他用融資帳戶購買二千股股票,當理論價格跌幅相同時,會令他損失二十萬美元,足足比一般帳戶多一倍。前述兩個例子說明槓桿原理如同雙刃刀,同時增加獲利的機率與損失的可能,因為它加重了投資「暴露在不確定性的後果下」的力道。許多人都認為,風險是不好的。正因為如此,這些人對風險避之唯恐不及。我則不。我喜歡風險,我欣然接受風險。如果你的目的是做出小小的、漸進式的改善,那麼你便無須操弄風險。如果你想向前跨出一大步就不能避開它。
#@1@#作者:吉田隆嘉譯者:周幸出版:大是文化日期:2009年8月你知道嗎?人類大腦功能由遺傳決定的部分,不超過50%,也就是說,你有一大半機會可以「掌握自己的聰明才智」。本書作者是日本唯一同時戰勝三大公認競爭激烈領域:NHK播報員、議員祕書和醫生的知名人物,他甚至於還連續兩年「抽空」考上經濟高考。他經常擔任電視節目來賓,也出版過許多書籍,維基百科登錄著他的大名。他不是天賦異稟,而是自我鍛鍊腦力的最佳實證人。
#@1@#作者:葛林.克羅斯頓博士(Glenn Croston, Ph.D) 譯者:胡瑋珊出版:麥格羅.希爾日期:2009年8月本書探討各種可以投身於綠色革命的機會,並協助讀者開創自己的事業。企業在解決環境難題的同時,也能建立具有獲利能力、有意義的事業。本書的75個商機涵蓋了多個範圍,從新興的綠色能源、綠色貨幣、綠色食品到如何減少浪費、提供綠色服務、綠色教育等。並分別探討每個商機的市場需求、所需資源與知識、創業時間、特殊挑戰以及成功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