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際集團(AIG)出售南山人壽給香港中策集團一事,一波三折。由於中策背景、股東身分,在在受到高度質疑,讓這筆可能在金融MOU簽訂後生效的第一筆併購案,增添變數。金管會主委陳日前公開警告與中策集團合作的中信金(2891),受到高度矚目。這筆交易能否成功,關係兩岸金融版圖的變化。在兩岸簽訂MOU後,不僅台灣的銀行可以赴中國投資,參股對岸金融單位,相對的,對岸金融機構也可以來台購買台灣金融機構股份。中國大陸挾其雄厚資金資本,若沒有適度規範,中國資金來台後,將如入無人之境,勢必會引起台灣金融版圖的大洗牌。熟悉私募資金操作的慣例者都瞭解,其最終目的就是炒高收購企業價值後,獲利下車出場,時間通常是3年、5年,最多差不多10年左右,沒有私募基金會長期經營其併購的公司,而南山人壽客戶持有的保單,期間動輒10年、20年,甚至更久,其長期耕耘市場的誠意,就成為金管會的首要考量。然而,中策集團在香港是一家做電池的公司,毫無金融保險背景,在併購南山之前,無論就本業或股價,也均無甚特出之處,其股東與具金融背景的高級主管,幾乎都是這筆交易案成立後,才到中策上班,是否有誠意永續經營,令人高度質疑。
#@1@#然而中策集團卻能與博智金融聯手,擊敗其他出價更高、相關條件更優的對手,獲得美國AIG集團的青睞,背後運作,顯示其必有過人之處。有人就形容,這樁併購案,牽涉的不是單純的商業考量,也無關客戶利益,說穿了是美國政府與中共太子黨間的交易,是AIG在對岸利益的交換、人脈的布建。若金管會無法擋住這樁交易,中國勢必挾其豐沛的資金來台大肆收購台灣的金融機構與企業,這是台灣金管會所不樂見的。中策集團行政總裁柯清輝在日前一場媒體餐敘上就明確指出,如果能順利買下南山人壽,中策將徹底轉型為一家「金融控股公司」,且既然持有中信金股權,他們也希望派人進駐中信金董事會。對此一併購案,台灣金管當局與經濟部投審會動用各種行政方法,希望能釐清中策的股東背景及長期經營誠意,希望能消弭質疑。不過,畢竟中策也積極滿足台灣當局名目上的要求,如果這樁交易真的牽涉到美國與中共太子黨的利益交換,執政黨若屈服於壓力,要求金管會「依法行政」放行,恐怕就不是陳想擋就可以擋得住了。(文.郭晏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