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在北京郊區一棟大樓裡,突然擠進了眾多帶著大包小包行李的年輕人,據了解,中國前五大銀行(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交通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個人金融部,每年各自會從全省各分行選出60名不論在業績、語文能力、專業度等條件皆優的行員,前往進行為期18天AFP課程、22天CFP課程的閉關戰鬥營訓練,這群年輕人正是其中某家中國銀行從眾多競爭者中擇優選出的菁英。由於CFP上課費用15840元人民幣、AFP上課費用12960元人民幣,若考取證照則費用全由各銀行負擔,否則便由學員自行吸收。以大陸平均一個月薪資2千元人民幣來看,這費用是可觀的,這些年輕人雖然身負重擔,但是更加深感榮幸。隨著兩岸MOU(金融監理合作瞭解備忘錄)的簽署,面對兩岸財富管理這塊大餅,兩岸金融保險業者莫不積極培養優秀的專業精兵,相對的,目前正從事金融業的上班族也感受到強烈的危機感,深怕自己有一天被新進業務或是同行取代,所以形成全民考照的風潮。但取得證照之後,究竟是為了自身的行業加分,還是只是將證照掛在牆上欣賞?有些人認為考取證照最大的效用是等到哪一天想跳槽時當作加分本錢,但有些人卻很慎重地思考證照所給予的潛在思維,就算沒有考很多證照,若能充分了解不同證照的價值所在,證照在職場上所展現的加分效果,自然不在話下。
#@1@#本身擁有16張證照的寶來證券總經理室副理黃振源,1995年一畢業就進入華僑銀行,在剛開始前幾年對自己的生涯充滿著不確定感,因此積極報考各種證照,舉凡證券、銀行、保險從業人員必備的證照他全部考到手。他不諱言一開始考證照是因為公司主管要求,也為了提高自己身價,但是事實證明,這些證照在前幾年並未對他在升遷及薪資上面有任何的幫助,在他的認知中,證照的多寡只是證明他比別人努力,但在職場的表現他並未比別人有勝出的機會。直到金控法實施後,財富管理市場日益蓬勃,許多原本推行理財業務的金融機構,更加積極投入擴展財富管理業務領域,黃振源此時才被公司發掘,並調任財富管理部門,但他的薪資從入行的3萬5千元,在每年升等調薪下,10年的辛苦工作,薪資還是只成長了40%,黃振源發覺取得這些基礎證照的多寡,並不意味著未來薪資及發展一定完全順遂。在認知自己似乎應該在觀念上有所轉型,因緣際會之下,他在2005年開始準備CFP證照,也如願考取了,沒多久寶來集團入主華僑銀行,所有行員人心惶惶,但沒想到寶來集團非常重視CFP證照,而黃振源又是這個合併過程中,第一個取得CFP證照的從業人員,因此讓他直接進入幕僚部門,開始在集團中從事教育訓練講師工作,也讓他的薪資在短短幾個月內快速成長了3成以上,連同獎金正式進階百萬年薪的族群。黃振源表示,過往許多金融業為提升服務品質,全面提升「專業人才」與「服務品質」的競爭力。在人才方面,除對外招募專業菁英外,並從內部行員中挑選高素質且具有金融專業證照的同仁轉任理財專員,再輔以密集的理財專業課程訓練後,以滿足客戶的投資理財需求與諮詢。「證照的多寡並不表示專業度相對的提升,最重要的是心態上的改變,不要一味沉溺證照多寡的迷思中。」黃振源以過來人的經驗表示,最重要的是證照能否運用在工作內容中才是重點,先確定自己的興趣及未來發展方向,再去選擇及規劃考取與執行業務相關的證照。
#@1@#全球市場經濟變遷,國與國之間的界線也逐漸打破,中國積極與國際接軌,前進中國不再是眼前要或不要的考量,隨著兩岸MOU的簽署,兩岸三地工作圈互通勢不可擋!大陸在2006年對外全面開放金融業考照,許多台灣金融從業人員看準未來對岸受雇、創業和教育訓練機會,積極卡位考證照。近來壽險環境丕變,曾是元大銀行業務經理的高莉蓁,意識到自己的角色定位應該有所轉變,為了提升專業,2003年她開始將銷售時間縮減,逐漸增加學習的時間,雖然業績因此下滑了幾成,但這段時間她取得多項證照,也不斷學習各種專業知識,她認為專業證照所代表的意義,並非只是一張通行無阻的證照,而是你在專業學習上階段性成長。為了不讓自己因此停止成長,希望眼界更深遠,2006年高莉蓁成為第一批在大陸取得CFP的學員。由於受不了每天被業績追著跑的壓力,加上公司推出的金融商品她認為無法符合客戶的需求,但礙於公司的體制,也為了自身的業績考核目標能夠達成,只好幫客戶規劃;但長期下來讓她陷入困惑中,於是她決定脫離體制下的光環,自己出來做個獨立的財務規劃師,2010年初將獲邀前往大陸擔任講師。高莉蓁認為台灣人的最大優勢在於靈活的創意能力,來上CFP課程的這群菁英,清一色都是高學歷及銀行端頂尖份子,令她震撼的是,這些優秀菁英的數理邏輯能力很強,也很認真,甚至上完課,半夜1~2點還會去敲講師房門問問題,報告也做得很漂亮、很詳細,但他們都是按照SOP(標準作業流程)一板一眼的學習模式。台灣金融人才儘管在專業能力已經很難與大陸拉開差距,但只要能拋開以往自以為是的優越感,加上肯吃苦,做好融入當地文化的心理準備,高莉蓁認為,以台灣人靈活的腦力思維與絕佳的團隊整合能力,必然可以在兩岸MOU之後打開自己的一片天。
#@1@#前往大陸擔任講師已一年多,目前在廣東金融學院擔任CFP項目中心講師的吳旭宏表示,沒想到對岸所給予的尊重和禮遇那麼大,因為他們需要台灣的經驗,對於當初CFP從無到有,對於建立資本主義市場機制的中國大陸而言,台灣的法規制度是他們非倚賴不可的學習對象,因為雙方不只同文同種,還同屬大陸法系,香港雖然較為接近,也比台灣好控制,但因屬英美法系,加上語言問題,難以達到溝通目的。對於未來,幾位拿著中國CFP證照前往對岸擔任講師的菁英提到,因當地法令規定還不能有執業資格,不能直接銷售金融商品或就業,只好先去中國大陸擔任CFP講師,然後靜待後續兩岸互動情形,看看是否有直接執業的可能性。眼前所教授的對岸學生中,90%都是當地的銀行行員,上一天課薪水大約9千元人民幣,每次只要前往1~2個星期左右,既可以有高額的報酬,又可以藉此建立當地的人脈。因為擔任講師的關係,常常能夠接觸當地銀行的高層,交情夠了,就有機會透過關係進一步認識高資產客戶,或許以後兩岸金融互通後,台灣金融業要前往大陸投資設點時,人脈就派得上用場了,也可以協助台商在大陸設點的一些法令諮詢,甚至有機會進入台商企業體制內工作,也或許有一天有機會可以與這群有志一同的朋友,在大陸執業成立財富管理公司,就可以直接賣中國人保單了。
#@1@#素有「美女律師」之稱的吳學媛,目前擔任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副理,負責中國稅務與商業諮詢,由於父親擔任駐外人員的關係,從小她就以世界為家,其中港、澳、大陸地區對她而言更是不陌生。回台就讀台大法律系畢業後,就到北京大學攻讀法律研究所,但畢業後因大陸尚未開放台灣人考律師執照,只好暫時回到台灣工作。因心想超過百萬台商在大陸經營事業,在不熟悉大陸法律狀況下,又迷信中國做生意一定要靠「關係」,往往因此陷入困境。看好大陸市場的她,想去大陸考試的想法一直不變,終於盼到2008年兩岸重新開放律師考照,也讓她成為37萬人中第一位錄取的台灣律師。目前才26歲的吳學媛,工作內容主要是前往中國負責台商的稅務及法律事宜,接觸的都是位高權重的企業主,該如何取得專業信任?她表示,很多企業主第一眼會認為她太年輕,因此會故意用問題測試對他們產業瞭解程度,加上很多企業主的財務長都是大陸人,因此需要花更多時間跟他們溝通,取得信任感。對於現今兩岸的用人趨勢,她提到早期台商可能會相信台灣律師,只是服務台商市場飽和後,大陸執業人脈及專業很重要,而且企業主一旦習慣與大陸律師合作,就不一定會用台灣人,因此要瞭解大陸法條,選擇跟企業主溝通無礙的法則。對於想前往中國考律師執照的後進,她建議,法條的記憶很重要,因為題型是選擇題,必須要對法條的熟悉度很強才行;另外,勤看考古題也很重要,她也樂於將自己的經驗與讀者分享,因此成立了部落格(吳學媛部落格:http://natalie.tw/)。目前主要從事大陸台商稅務及法律問題的她,卻遲遲不考台灣的律師執照,問她原因,她不改律師講求公平正直的個性,她認為台灣律師考試是申論題,主觀意識較重,在定義上或許比較沒有平衡標準。隨著兩岸金融互通的趨勢,金融業的領域都大為開放,再加上電子商務的普及化,金融從業人員要不斷的進修才能做出因應局勢與法規的分析,證照百百種,在考試之前,要先確認自己的目標,未來是想成為理財專員、投信投顧業者還是證券分析師。畢竟不同的工作執掌就有不同的專業,在國內金控整合的環境中,基本證照已成必需品,有證照等於是擁有入場券,沒拿到等於連入場的機會都沒有,金融從業人員的腦袋及內涵都要跟著改變,可以確定的是,「未來,將是專業人員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