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見讀者投書,正面以鼓勵,藉以充實、更向上,負面以激勵,藉以反省、精琢磨。
上周遇淡水鎮民俗繞境大典活動,熱鬧氣氛中發現不畏烈陽炎烤的繞境車陣,一時興起寫下「39℃的敬業與合群」(理周515期)。意料中收到讀者投書,不以為意的以負面角度看待著如此民俗活動所帶來的社會亂象。
文中,用了一些較重的字眼,如:造成環境極度髒亂、熱鬧之後一哄而散、滿目瘡痍……來形容廟會繞境後,留給淡水大街上滿地垃圾、便當廚餘、丟棄的飲料罐、鞭炮屑、冥紙……等等。
首先,我要感謝這位自許為「錯亂以為身處垃圾場或墳場的讀者」的投書。一向「敬鬼神而遠之」的我,過去都用異樣的眼光看待各式繞境或進香活動,覺得活動不但吵雜紛亂,況且嚴重礙及環境衛生,認為那是一種超脫現實、迷信纏繞的低層次社會行徑。
理周515期「39℃的敬業與合群」行文中我提到:我是個信仰多神的無神論者,沒有深層的宗教體會;在理周510期『「眾人之心」蔚為神』一文中,也提及我從小就非常不信神鬼,雖然唸佛拜拜,也熟背三一天主教經,並常吟唱詩歌、翻讀聖經,更也受基督教洗,上一貫道香,「多神論」的表象,其實只相信「心誠則靈」。
然而,凡事都一體兩面,用客觀的角度分析繞境活動,「正面」,發現它不失神聖、莊嚴的緊扣眾善男信女心靈,富含神秘色彩,文化值得傳承。而有時其熱鬧氣氛,比諸過去曾在國外看過的多次大型慶典(即便紐約市超大型花車遊行),有過之而無不及,由台海兩岸起自福建莆田的「媽祖進香」繞境文化,即可見一般。
「負面」看待,則誠如讀者投書所言,繞境或進香活動後的現場亂象,真可用熱鬧之後一哄而散、極度髒亂、滿目瘡痍……給予形容。為著社區的安寧、環境的保護,活動單位極應負起社會責任,於活動結束之後,應隨即派請專員將環境迅速恢復;政策單位亦應制定一套妥為規範民俗活動的環境保護機制,給予必要之監管與罰則;更期許自基礎教育著手,強化人文素質,並提升民俗活動之水準與品質。這種種,才一方面不失讓民俗文化傳統持續傳承,另方面妥善顧全社會環境之品質、秩序與健康。
公司經營,在創造股東財富極大化;業務行銷,在服務客戶滿意最佳化、雜誌行文,則應負起讀者觀感極適化。能為讀者行文告知活動單位,有效改善現狀,是一種社會責任,祈台灣真能有高品質水準、健康又秩序的各式傳承民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