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沒有獲利模式的微博網站,有超過600萬名粉絲支持著。繼Facebook、YouTube之後,相似的網路創業故事,再次發生了。雲惟彬年齡:29歲學歷:在美取得電腦科學碩士學位經歷:曾任美國網路公司工程師,於2009年與丹麥人Kan、加拿大人Amir3人創立噗浪現職:噗浪共同創辦人比起世界第1的Twitter、中國第1的新浪,台灣第1的噗浪(Plurk),用戶雖然不算多,但背後藏著一個年輕人想要用創意改變世界的故事。29歲的雲惟彬,高高瘦瘦,渾身散發著斯文氣質。很多人都以為這位噗浪小子,是地地道道的台灣人,但其實他來自馬來西亞,雖有華裔血統,但中文說得不太好。總是一身T恤、牛仔褲,要說雲惟彬是個企業家,不如說他還是個心很大的大學生。他也確實沒有因為噗浪賺到錢,甚至現在每月支領的微薄薪水,比他第1份工作,美國網站工程師還要少得多。但這工作給了他一個最大的啟示:絕不要當上班族。不滿意MSN與電郵雲惟彬創立噗浪的初衷,就跟陳士駿創辦YouTube一樣,是為了解決一個小問題。雲惟彬人如其名,是一個活在雲裡頭的人。創業之前,他每天泡在網路上,大小事都在雲裡頭解決,對於網路市場的深度了解,讓他嗅到創業機會。雲惟彬當時發現,MSN與電子郵件,無法「一對多迅速溝通」。MSN開群組聊天,彼此講話常會有壓力,好像總要講個什麼事才行。電子郵件則太慢了,無法即時溝通。他因此想開發出一個輕鬆沒有壓力,想說什麼就說什麼,而且能夠快速互動的新媒體網站。短短一年半,噗浪全球使用者已超過600萬人,多數集中在東亞地區,在台灣約有近400萬使用者,排名第1大。每個噗浪的用戶,平均每天會花55分鐘在噗浪上頭,平均發4則噗、回覆20則噗文,黏著度(stickness)相當高。除了Twitter跟Facebook之外,噗浪目前是全球成長最快速的社群網站之一。去(2010)年8月則是噗浪創立以來成長最快速的一個月,無論在新用戶註冊跟舊用戶的活躍度,都明顯進步很多,噗浪整個的流量,甚至超過Friendster與Bebo.com,這兩家是擁有數百萬美元投資的大型互聯網公司。只要噗友高興 不想要大賺雲惟彬與陳士駿都是以一個「自己有需要」的念頭開始,做自己喜歡的事,從未想到會成就這麼大的網路風潮。「我也從來沒想過會變成Super Star!」陳士駿曾經說。談到經營管理,他們兩個人都是懵懵懂懂,說到獲利與金流,也都一樣沒有定見。在雲惟彬口中,創業沒有金錢考慮,只是選擇做一個自己喜歡的事。「有些人是想要賺很多的,有些人只是想要過不同的生活。」雲惟彬雲淡風清說。雲惟彬總是說,年輕就是一種本錢,想好了,就勇敢放手去做,會得到許多驚喜。一位美國創投大亨告訴他:人生從來不要怕被別人笑,不要在意太多別人的眼光。他誠實的說,噗浪只要賺一點錢就好了,不會想要因此賺大錢,只要噗友玩得高興,讓噗浪持續下去,他就可以一直做自己喜歡的事。創業資金幾乎是零,雲惟彬也是零元創業的典範。雖然有伺服器的租用費,但有了創投的支持,噗浪沒有後顧之憂。一個簡單的創意,能有這麼多人大力支持,雲惟彬很感激。噗浪創造關心朋友的服務噗浪是Plurk的中文譯名,噗浪有個時間軸可顯示會員與好友的所有訊息,這些人稱之為噗浪客,瀏覽其他人的訊息稱之為追浪。噗浪有個卡碼值(Karma),Karma值愈高可以使用更多的服務,但長期不活動或交友申請被拒絕,會減少Karma值。不過Plurk共同創辦人雲惟彬在接受engadget中文版訪問時表示,設計Karma不是要大家愈噗愈多,只要維持50~60個朋友就好,噗浪要創造的是關心朋友的服務,朋友太多如何去關心?不喜歡所以沒有廣告「不能說永遠不賣。」雲惟彬微笑著說,如果對方開出很好的條件還是會考慮的。噗浪也不放廣告,在他直率的口中,就是「不喜歡」三個大字。噗浪的流量龐大,但是會不會只是「垃圾流量」?YouTube在最火熱的2006年,廣告收入僅1500萬美元,不僅與數十億次點閱率不成正比,至今更是Google的泥淖。噗浪的成本遠低於YouTube,但沒有賺錢模式,也很危險。噗浪與YouTube一樣,一直都把「創造使用者經驗」看得最重,甚至可以不顧自身盈虧。最大的差異是YouTube找了一個好老公Google,噗浪至今仍然小姑獨處。噗浪現在有7個正職員工,與其說他們是一家互聯網「公司」,不如說是一個互聯網「團隊」。因為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重大決定都是採取合議制,1個人有1張票,完全民主,不會因為雲惟彬一個人的喜惡下決策。「我是一個沒有Leadership的CEO。」雲惟彬說,他最不喜歡別人叫他Boss。如果不是個「公司」,只是個「團隊」,或許就不需要那麼強求噗浪賺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