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歐美債信問題烏雲籠罩,但上周台灣各大財經媒體解讀美國聯準會(Fed)主席柏南克赴眾院就經濟與貨幣政策發表證詞,紛大肆以頭版報導,美國很可能實施第3波貨幣量化寬鬆政策(QE3),激勵台股重返年線上走勢。不過,根據理周投研部分析指出,QE3不會來,且觀察加權指數股價淨值比(P/B值)歷史數據發現,此波探底合理支撐應在8412點,也因此首次在大盤回檔修正期間,除按例提供強股外,還特別推薦3檔避險標的,供投資人區間操作遊刃有餘。事實上,台股自8700點反轉向下,融資餘額已經大幅縮減至2729億元(7月15日),雖然市場認為融資大減顯示籌碼趨穩,有利大盤「長期」走勢,問題是多長且短線又如何,從期貨布局或許可以看出些端倪,外資飽受歐美債信事件影響,上周仍是空單有增減,且從著墨最深的電子高價股周一更是持續探底來看,短線大盤指數只宜偏空不宜看多。先從QE3談起,上周三(7月13日)晚間傳出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赴眾院就經濟與貨幣政策發表證詞時表示,若美國經濟出現失速危機,或有通縮疑慮時,將不排除進一步實施QE3,此話一出,不僅立刻帶動金價走強,美元指數則是從今(2011)年來高點76.75再度回貶,美股開盤隨即大漲1.3%,也讓疲弱台股呈現反彈走勢。美不會施行QE3但當天美股開高走低,尾盤僅上漲44點,兩天後除金價再創歷史新高的每盎司1590美元外,美元指數也從13日當天低點75,重回75.5附近。種種跡象顯示,市場對於柏南克不排除實施QE3論點,看法並非全面樂觀。但為何市場在1天後,對於柏南克說詞的解讀,就有這麼重大的轉變呢?重點就藏在柏南克說詞的細節中。柏南克在聽證會上表示,實施QE3的前提有二,一是美國經濟失速,二是出現通縮疑慮。以第1點來看,美國第1季GDP年增率是1.9%,較市場預期差,然若仔細拆開細項,將發現政府消費與投資縮減,貢獻GDP成長率負1.2個百分點,是造成GDP數據不佳的主因,而其餘數據,皆仍保持穩定增長的態勢。另一點則是CPI年增率,從美國第1季GDP數據表現,可發現無論是個人可支配所得,或是CPI(消費者物價指數)以及PPI(生產者物價指數)走勢,從去(2010)年底Fed宣布實施QE2後,都有穩定走揚的表現,且核心CPI年增率來到1.6%,顯示美國在個人可支配所得持續緩步墊高的同時,廠商已能將部分生產成本轉嫁予消費者,使得CPI與PPI同步續揚,對經濟持續復甦是相當良性的表現。若從以上二點推敲,可發現柏南克對於QE3是否推行的二種前提皆不存在,也難怪股、匯市在反映QE3消息1天後,隨即又回復稍前的走勢了。因此推論柏南克此番說法的意圖,恐怕是想帶動市場對於美元寬鬆貨幣的預期,使得美元持續走貶,拉動美國出口產業,進而提升美國下半年經濟表現,實際QE3根本不太可能實施。另若上述觀點成立,短線大盤指數將撐在哪才算合理呢?理周投研部指出,根據歷史數據研判,P/B值和台股呈現亦步亦趨的正向關係,當台股漲高時,P/B值變大;而當台股修正時,P/B值同樣呈現回跌的走勢。另外,當台股處於波段漲勢時,往往P/B值出現向下觸及,或低於其5年平均值時,只要經濟保持增長無虞,都是相當漂亮的台股進場點。P/B值跌破1.76進場良機此外,P/B值等於2,即台股整體市值是上市公司股東權益的2倍,是台股相當關鍵的數值。從2003年到目前,台股僅在2004年和2007年2次出現P/B值大於2的走勢,大部分時間,台股皆在P/B值1.5~2之間徘徊。因此當今年1月,恰好來到P/B值等於2的關鍵點位時,緊接著在2月初波段高點9220點後隨即出現漲多回檔,也就不足為奇了。以今年6月份數據來看,P/B值是1.8,5年平均P/B值則位於1.76的水準,顯示目前台股的股價淨值比仍是大於平均水準的。而P/B值1.76約落在台股8412點附近,也就是說,台股合理的波動區間下緣,約在加權指數7950點上下。來看今年台灣GDP走勢,雖在第2季和第3季GDP年增率呈現小幅拉回的狀態,但從行政院主計處預估數據,到了第4季,GDP年增率將開始轉為高值,也就是說,在今年景氣增長無虞的狀態,P/B值即使跌破1.76,仍是進場點,第4季台股仍可望有亮眼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