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商機掀起EMS、NB廠大舉投入搶食,第一輪大混戰廣達勝出,明年產品毛利率挑戰20%,股價適度反映。日前蘋果(Apple)宣布將推出iCloud雲端服務,透過iCloud,使用者可以將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筆電、iPod等所有裝置的資料同步,靠的就是資料上傳通通都儲存在天邊那一朵雲上。事實上「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並不是全新的概念,MIC資深產業分析師翁偉修表示,10多年前就已經推出的網路信箱服務(web mail),透過網路平台收發email,便是一朵小雲端的服務。而在未來可預見的雲端市場中,台廠的商機在哪裡?除了蘋果雲、Google雲,台廠在雲端應用市場大餅,將取得什麼樣的商機?可耕耘伺服器領域保德信科技島基金經理人陳明勛表示,台廠一向在硬體製造生產具有優勢。雲端運算需要具有強大的儲存設備,因此相關伺服器代工業者以及交換器代工業者將可望有一塊新市場可耕耘。在雲端產業鏈中,可分為服務、軟體及硬體3大塊。陳明勛表示,現階段雲端運算的軟體及服務仍由國際大廠主導,而台廠的強項在為雲端建置的相關硬體製造及代工。在台系大廠中以筆電代工大廠廣達布局雲端伺服器市場最為積極。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早在6年前就喊出,廣達不只是做筆電,而是要把使用者帶到網路上,只是當年的名詞不叫雲端。如今,廣達已搶下Google雲端伺服器大單,也透過子公司廣威併購了Tilera晶片廠,垂直整合從運算平台到終端市場。今年中林百里接受媒體採訪時,更透露計畫以合資形式,與其他公司合作,提供雲端運算方案(turnkey solution),也就是雲端運算方案提供者,協助企業、個人或政府提供雲端的軟、硬體服務。元大研究中心指出,廣達已取得Google、Facebook、微軟(Microsoft)及亞馬遜(Amazon)等數家知名網路公司的訂單。這些國際品牌大廠正積極建置其雲端運算基礎建設,預期未來3年上述客戶的直接訂單可望推升廣達伺服器出貨量,帶動伺服器業務毛利率從7%向上攀升至明(2012)年有20%以上的實力。廣達試圖開創新模式其毛利率可望提升的主因在於廣達試圖在ODM路上,開創出一條新的商業模式,未來將不只是廣達將伺服器主機板出貨給客戶進行組裝,而是為客戶量身打造,提供一整個機箱再搭配服務的完整解決方案,獲利可望較純ODM更高。 向來有代工界百貨公司之稱的鴻海,也沒放過這塊大餅,試圖搶進中國大陸的白牌伺服器市場。而緯創近期搶下臉書的伺服器大單,並且拉攏電信業者直接向緯創等ODM廠採購伺服器。英業達則是前進中國大陸,與當地通路商、系統整合廠合作,採取「以合作換市場」的策略,翁偉修分析,「英業達試圖透過與當地業者合作,建立品牌知名度,以卡位中國大陸雲端商機。」而對目前各伺服器大廠的營收貢獻,仍無明顯效益。主要是因為對EMS大廠像廣達、緯創、英業達、鴻海、和碩而言,目前伺服器代工業務占集團營收比重仍在個位數左右,以目前最積極耕耘的廣達而言,今年伺服器約占集團營收5%,鴻海也差不多是這個數字。元大認為,廣達將受惠雲端商機,隨著未來雲端運算的需求浮現,伺服器及機房相關設施成長率也會逐年拉升,因此短期業績雖無法明顯貢獻,題材效應應可逐漸出現。然而一名資深產業分析者卻持不同看法,他認為,伺服器其實是在雲端中利益最少的一塊餅,況且伺服器對電子五哥營收所占比重太低,即使大成長,獲利貢獻也是有限。終端應用市場大餅最大反倒是終端應用市場才是最大塊的餅,像是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可攜式電子產品以及相關軟體公司。他直言,台廠沒有實力切入雲端核心,未來不會有廣達雲,更不會有宏碁雲。但終端周邊卻是台廠的強項,而如何運用行動網通技術,像是軟體、晶片、智慧型手機、平板、觸控以及數位家庭等等,才是台廠在雲端的商機所在。翁偉修表示,台廠角色逐漸將市場從手持式裝置(device)製造生產,延伸至將裝置串聯起來,走向平台及服務提供者,而雲端市場的發展則提供了台廠轉型的機會。翁偉修分析,放眼台廠中,目前仍無法轉型成為如Google這樣的雲端服務提供者。但雲端市場的興起,將增加平板電腦及智慧型手機等裝置的使用附加價值,使裝置更加有趣,提高購買意願,刺激裝置出貨成長。因此他認為短期內手持式裝置仍為台廠主要營收貢獻來源。對伺服器業者而言,則是找到一塊新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