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簡便順口,最近又積極推動的「自由經濟示範區」被簡稱為「自經區」。老實說,要簡化,又要掌握重點,自經區之外,倒不容易找到合適的簡稱,除非有天大的問題。自經區正巧有天大的問題。《論語》中孔子論管子時說:「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批評那些為氣節而自殺的齊國臣子。則「自經區」正是「自殺區」。堂堂馬政府最重要乃至唯一重要的經濟大政,能稱之為「自殺區」嗎?不過,有學者的確認為推動「自由經濟示範區」形同經濟自殺。一位與經建會主委國、高中同學的台大退休教授接受媒體專訪時直陳,如果自由經濟示範區只搞些增聘外勞、減免租稅,則五年後台灣的薪資將會降到亞洲最低;果然如此,則對薪資已倒退十四年的受薪者而言,自由經濟示範區豈不是吃人不吐骨頭的洪水猛獸!其實,五年來所鼓吹的經濟特區,不管最後稱之為何,本來就不該是外勞增聘多少、租稅減免多少這種小鼻子小眼睛的東西。真要領導台灣走向全面開放、將台灣地理與經濟方面的優勢全面釋放,就今天的時空背景而言,只有一條路:在北、中、南各設一個特區,每一個都要將新加坡的精華完全移殖過來,成為其頭號競爭者,甚至將商機截取過來。以台灣在台灣海峽及東亞島鏈所據的樞紐地位,要讓這樣三個特區凌駕新加坡之上絕非奢望。目前台灣的每人所得不及其三分之一,跨國企業的比重遠遠落後,我們憑哪一點不要取法乎上?這又豈會令台灣的薪資落到亞洲最低?豈會只吸引到靠低層次勞工、低附加價值的落後產業?不過從兩年多來自由經濟示範區幾經經濟部、前任經建會主委、現任經建會主委等原地踏步、七折八扣、一事無成的事實看來,馬政府這一帖靈藥怕又會是一套「急急如律令」的鬼畫符;即使不致自殺,也難免蹉跎時日、痛失寶貴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