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想一想,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真正使用現金的機會好像越來越少了,電子錢包的時代來臨囉!買東西付帳用信用卡,忘了帶信用卡,還有超商提供的iCash儲值卡,坐捷運、搭公車有悠遊卡,但是如果連卡片都忘了帶,怎麼辦呢?別擔心,當手機已成人們日常生活不可少的用品時,也可以是付款的工具。利用手機付款最早發跡於美國,然而歐美行動營運商在這方面並沒有投入太多關愛的眼神,反而在亞洲的日本和韓國發展如火如荼,日本技術發展最為前進,韓國應用普及率最高,而在中國,隨著手機持續成長,手機付款市場的發展則以跳躍式成長幅度,直追在後。
#@1@#根據美國Yankee調查研究公司調查顯示,到2006年,亞太地區手機付款市場總值將達到548億美元(約合新台幣1兆7,618.2億元),屆時將有約3億人用手機購物。根據紅外線資料協會(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IrDA)執行理事布朗(Ron Brown)表示,由於手機是生活中普及率最高的設備,因此是一種很好且方便的付款模式。但是他同時指出,手機付款模式永遠不可能完全取代現金交易。消費者所以青睞這種技術,因為它取代了從錢包中掏信用卡或數現金的麻煩。目前,中國大陸是手機大幅度成長的區域,中國手機用戶已超過3.5億,手機的各種應用和無線加值業務發展迅速。根據《紐約時報》引述戰略分析公司資料表示,安全、便捷和先進技術是利用手機付款模式逐漸浮現於市場的利基點。
#@1@#而看好此行動電子錢包的發展前景和中國市場商機無限,許多國際投資機構紛紛解囊投注。日前,美國金融投資機構RRE宣布,投資提供中國手機付款解決方案企業──上海捷銀資訊技術有限公司,雙方共持有公司股份50%。RRE表示,選擇捷銀作為投資中國的模式,是因為捷銀本身擁有業務潛力與風險投資的良好潛質。而捷銀執行長沈國偉在接受媒體採訪表示,捷銀正持續迅速地開拓中國手機付款市場服務業務,幾年來成功地整合銀行和行動營運商資源,目前,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招商銀行等均已成為捷銀穩固的合作夥伴。早在2000年時,中國手機付款業務即已發聲,但並不如網路線上購物發展順利。當時,此類業務只是為客戶提供簡單的帳戶查詢和帳戶變更通知資訊,未提供轉帳、付款服務。在操作上,用戶需把原有的手機SIM卡更換成STK卡,較高更換成本和不便,使得這項業務並沒有形成氣候。目前,各地行動營運商與銀行合作,開始在中國的各大城市設點試行手機付款業務。由於網路用戶遠遠小於手機用戶數量,再加上中國政府的支持,因此中國業界人士普遍認為,手機付款必將成為未來商家角逐的核心。
#@1@#將手機當作電子錢包使用,意指透過結合NFC技術的手機,可取代信用卡、悠遊卡等功能,民眾只要將手機掃過具有NFC感應器的機器前,透過結合NFC技術的SIM卡來辨識使用者的身份以進行扣款交易。手機付款應用最關鍵的技術是NFC。NFC是一種無線訊號,與RFID最大的不同是,NFC採用了雙向識別和連接,能夠用於付費、鑑別與通訊等多種功能。NFC由諾基亞、新力與菲利浦3家公司所共同推動,目前在日、韓兩國都已經有具備電子錢包功能的手機產品,日本採用NFC技術;韓國則是採用紅外線感應。根據韓國央行最新公布資料顯示,在2004年6月共有58.1萬名韓國人,利用手機完成400萬筆金融交易。目前韓國所有的零售銀行都能提供手機銀行業務,每個月有超過30萬人在購買新手機時,會選擇具備特殊記憶卡的插槽,能儲存銀行交易資料,並進行交易時的資訊加密。韓國手機付款業務飛速發展關鍵,在於韓國銀行業對行動銀行業務高度重視,同時,手機處理業務所需的花費,僅為面對面處理業務費用的1/5,節省不少成本。 手機電子錢包的功能,日本發展最成熟,由行動通訊公司NTT DoCoMo於2004年推出「Felica」卡感應扣款加值服務,包括搭捷運、購票、自動販賣機買飲料等,都可透過手機的小額付款進行交易。根據IT媒體《ComputerWorld》報導指出,日本行動銀行業務發展中最大的特點,就是行動營運商利用其在產業鏈中的優勢地位,整合終端廠商和設備提供商的資源,聯合銀行提供行動銀行業務。
#@1@#手機在韓國和日本已經成為主流付款設備。NTT DoCoMo公司表示,在日本已經銷售了100多萬部整合付款功能的手機。有13,000多家日本商店安裝了能夠與手機通訊的讀卡機。在韓國消費者已經把手機作為信用卡使用。而對於普及率非常高的中國來說,跨步採用手機付款對於消費者來說非常方便的,但是根據《紐約時報》報導,中國手機付款的發展,除了安全性需要考量外,應用太少也是制約手機付款發展的一個瓶頸。現在並沒有很多應用支持帶動手機付款的業務,行動營運商主要營收來源還是在通話費上。中國銀行、行動營運商如何與商家合作,進行商業模式創新,強化手機付款應用,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而在政府政策加持和國際投資機構紛紛加碼挹注中國業者的同時,可預見行動電子錢包在中國跨大步的成長。BOX-台灣明年上路日前,經濟部通訊產業小組連同國內手機廠商明基電通、近距離無線傳輸(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晶片廠商飛利浦、台北智慧卡公司、中華電信等業者,展示近端行動交易服務計畫聯盟的第1階段成果,從今年9月起提供100支具悠遊卡功能的手機供民眾測試;並預計在第2階段將悠遊卡、信用卡功能與手機的SIM卡結合,民眾持具電子錢包功能的手機,即可在便利商店、加油站等處進行小額消費。該聯盟表示,上述應用將於明年第2季開發完成,民眾最遲在明年底以前,就能享受到利用手機作電子錢包的便利性。目前,台灣利用手機付款的環境主要是:明基電通專責研發內建NFC晶片的手機設備;中華電信提供電子錢包加值服務;飛利浦生產NFC晶片;中國信託和台新銀行的信用卡可用作電子錢包扣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