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周刊記者洪佩玲報導】有沒有想過65歲時,你的生活是什麼樣子?是孤單躺在自家床上,或是跟一群同齡朋友到處旅遊及學習新知。不論是要在家退休,或是住進安養中心,甚至是高檔的養生村,在養得起自己的未來人生中,都要看你年輕時儲存多少錢當作最終歸宿的老本。
這一天,小美與同樣單身的死黨們聚會聊天,小美提到,「如果到了六十五歲退休後,我們都還是孤家寡人,不妨住在同社區彼此作伴吧!」但佳佳面有難色說:「台北市房價高,買屋大不易耶!」
根據台灣內政部戶政司統計,以二○一二年為例,全年離婚數量即達五五九八○對,平均每天有一五○餘對離婚,換算每十分鐘有一對夫妻離異。至於台灣單身人口究竟有多少?根據二○一二年台灣官方統計十五歲以上的(含寄宿學生)未婚、離婚及喪偶者,單身人口達九三九萬人,意味著全台近一半人過著單身狀態的生活,這數據聽起來的確令人咋舌!
再者,對應二○一三年第四季,台北市房價平均數為每坪九十七萬,三十五坪的房子總價大約三三九五萬,以台北市平均家戶所得一五七萬來算,需要不吃不喝二十一.六年才買得起房子。
在理想及現實的評估下,究竟小美及佳佳這群單身女子群居而住的夢想要如何實現?而要在「養得起自己」的未來人生中,又該儲存多少錢當作最終歸宿的老本?
每五人有一個是老人時代來臨了
根據調查顯示,預估到了二○二五年,台灣老年人口將達到二○%,換句話說,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每五人當中就有一個是老人,在二○二○到二○三○年之間,台灣將是全球「老得最快」的國家之一,而且到了二○五○年,就將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老的國家。
隨著人口老化,生育率降低的社會趨勢來臨,「養兒防老」的觀念已然成為過去式,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截至今(二○一四)年三月底止,每六.四個青壯年人口可支撐一個老人,但到了二○六○年只剩下一.三人,也就是說,幾乎每一個青壯年人口就要養一個老年人。
根據內政部統計,目前國人平均餘命七十九.一二歲持續延長,男性達七十五.九六歲,女性八十二.四七歲。另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失能視為和生老病死一樣,是人類必經的路程,並且預估人類年邁後躺在床上潛在需求是八~十年。
換句話說,走入人生下半場,每個人勢必會面對衰老、病痛、臥床等失能歷程,因此,未來的照顧模式必將劇烈翻轉,該如何面對新局,國家、社會和個人都該做好準備。而你準備好迎接這波長照巨浪侵襲了嗎?
參考日本長照機構三大問題點探討
在壽命延長及少子化前提下,台灣更需要提升老年照護品質,但是政府財政困頓已久,社會福利預算一年也才四千多億元,很難照顧到社會大眾需求,而邁入「超高齡社會」的日本,又是如何讓高齡長者活出健康、豐富、有意義的生活?
「小孩子不能輸在起跑點,老人也不能躺在終點線!」新光醫院健康管理中心總經理洪子仁提到,他親自前往日本考察長照及銀髮族機構設施、服務現況,思考企業界面對人口老化的機會,歸納以下看法:
1.長照法規:應往多元給付方向規劃,以落實在地老化及在宅安養的趨勢;
2.鼓勵服務模式的多元化:根據不同地區(例如城市與鄉鎮)規劃不同的老年照護模式,政府並應大力鼓勵企業投入,增加民眾老後的多元選擇;
3.照服人力不足問題:完整的訓練制度,合理的薪資加上有遠景的升遷職涯規劃,才能吸引年輕人投入。
「你可以不婚、不生,但不能不老,每個人都需要養得起的未來!」洪子仁表示,從混合健康及長照(含日照),到高檔的純健康養生機構,觀察到日本在配合二○○○年政策實施的長照保險,鼓勵企業投入長照事業產業,到國民的觀念轉變,逐漸建構出老得起的社會,當然還是面臨極大的挑戰,如長照保險的財務問題。
面對無可逃避的照顧責任,台灣一直沒發展出健全的長期照護模式,照顧重擔並非多由社區照顧、居家服務或安養護機構等正式資源分攤,而大多落在家人和外籍看護肩上。
洪子仁表示,從台灣老化進行式、活得老更要活得好、銀色海嘯大商機、理財養老沒煩惱、長照改革拉起安全網、活躍老化正流行、在地老化更樂活、再造銀髮就業力到全球迎接老世代,由此觀察,全民從上到下應該開始思考,台灣如何建構「老得起」的樂齡社會!
壽命延長+少子化 老人住宅商機無限
反觀台灣,根據現行規定,只有財團法人、慈善團體可經營老年護理之家等長照機構,但這些單位不是靠政府預算就是靠捐款,資金來源不穩定,政府若能讓保險業或醫院等「民間法人」,參與投資長期照護機構或老人福利事業,除資金來源更穩定之外,也給民眾多一個選擇,民眾也可依個人預算,選擇適合的安養方式。
目前坊間老人住宅及安養機構主要服務的長輩都是健康老人,但也延伸有提供養護及失智照顧服務,目前除了內政部衛生福利部各在北中南區設有老人之家,提供給低收入戶的族群外,也有公辦民營的至善安養中心,只要年滿六十五歲,具生活自理能力或輕度失能長者,入住保證金從四到六萬元不等,每月生活費約二萬九千元到四萬元左右。
市面上也有全台票選最優的安養機構─雙連安養中心,除了依病況繳交二十萬至五十萬元保證金外,每月生活費用也至少要一萬九千到三萬五千元左右。至於永信松柏園老人養護中心則是屬於養護及失智照顧機構,入住的都是身體功能缺損,需他人照顧的長輩,這部分中低收入戶政府會給予補助,一般人入住繳交兩個月的養護保證金,每月養護金約三萬一到三萬二千元左右。
另外,坊間銀髮住宅有比照飯店式設備及服務的潤福生活新象館,需要年滿五十歲且能健康自理的老人才可,且入住每人要先繳交六五○~六九○萬元押金,每人每月租金及生活費總計約二萬二千元;至於與醫院為鄰的長庚養生村,入住條件是年滿六十歲且可健康自理的老人,只要先繳交二十一萬六千元保證金,另外每月約一萬八千元至二萬六千元租金即可。但這兩家並不算是安養機構。
另外,去年佳醫集團(4104)轉投資ABH(Asia Best Healthcare)首家七星級的「佳醫護理之家」開幕,占地二千坪,共一八三床,分為長期照護、中程照護(短天期)及白天照護(以鐘點計算),鎖定需要長期照護,又要求頂級生活品質的客層,甚至有一對一的專人照護,目前每月每人收費約六到十萬元不等。
所有的上市櫃公司,看準老人住宅只要符合建築法規即可,不需要另外配置專業人力。但是安養機構,如果服務超過四十九人,需成立財團法人,且屬於非營利組織,同時還要聘認社工、護理人員及照顧服務員,所需要的成本其實是相當大的。
根據學者專家資料,六十五歲以上高齡者有近三○%需要生活協助,其中三%是失能者需要全天候的照顧。從台灣六十五歲以上的人口數量觀察,預估將有四十五萬人口是需要機構照顧的,台灣的銀髮族年齡在六十五到八十歲,商機至少有五百億元,其中長照約有四萬床,以一床每月三萬至四萬元計算,一年商機就達一五○億元,若加上請看護在家照顧的潛在市場,整體照護市場商機約二五○億元。
雙連安養中心
「開幕八個月就滿租,第二年營收就達到損益兩平了。」雙連安養中心執行長蔡芳文提到,1993年決定籌備完整福利園區,經過7年學習研究籌備,2000年正式啟用,一開始先開放長期照護、中度養護及重度養護住戶,沒想到八個月就滿租了,第二年營收就達到損益兩平,因此,2003~2009年又陸續完成第二階段增建及第三階段失智症照顧專區擴建,目前安養中心區隔為安養就是生活可自理,養護就是需要照護的失能者及失智症照護。
「只要住戶入住率達到85%,就可以達到經營上的平衡收支。」蔡芳文提到,經營安養中心主要看經營團隊如何做好完備的規劃,畢竟開業有其固定成本及變動成本,會反映在收費上,雙連安養中心目前依照病況將經營層級分為七個階段,這七個階段就必須有不同的空間、人力、專業及失能需求設備都要符合住戶需求。
「我認為經營一家長期照護機構成功之道,就是不管如何要做到符合顧客需求。」蔡芳文表示,台灣目前老人住宅或是養生村並不普及,在於建造這些機構軟硬體設施都要符合顧客需求,當初接手經營時就花了三年時間研究養老院及長照概念,甚至到台大醫館所進修。
雙連安養中心開業15年了,蔡芳文表示,當時有此構想在於隨著大環境改變,以前三代同堂甚至養兒防老逐漸式微,許多年紀在65歲以下的年輕老人,提早做好退休規劃,很多人選擇不跟小孩住在一起。事實上,雙連安養中心共有432床位,可健康自理的住戶有212床、需要養護的有154床、失智者有66床,目前光是排隊等著進住的人數就高達1800人,大部分都是年輕老人或是享有退休金的軍公教人員,這些族群就占了65%以上。
雙連安養中心屬於連續性的安養機構,依身體狀況從可健康自理到重症病患分七個層級住戶,依照健康、失智、失能等不同病況層級分層分棟,這是雙連安養機構自己分門別類的細項。蔡芳文表示,主要是從健康到失能,需要被照顧的過程還有一段輕度及重度的生活歷程需要經歷。
另外,雙連安養中心10年前就成立社區型及居家型等老年化服務,例如社區型定期與住戶作健康促進及公共衛教講座宣導,或是到宅服務,與政府合作針對低收入戶及獨居老人為主,從早期經營跟村里幹事合作,到現在政府補助每小時180元到最近升等為200元,這部分也是要從2008年政府實施長期照護10年計畫開始重視並給予補助,目前服務對象以淡水、三芝、石門為主。
住戶高氏夫妻:
這裡環境背山面海,有同伴及同好群聚,如同聖經上的伊甸園
現年84歲的高光輝爺爺及日本籍的81歲山西啟子奶奶,兩個兒子住在美國,女兒則住在日本,高爺爺從台安醫院院長一職退休後,先後到美國及日本住了十幾年,但因為飲食習慣偏好台灣飲食,因此決定回到台灣居住。
兩年前山西奶奶因老化肌肉萎縮經常性摔倒導致骨折,由於在台沒有親人照料,因此,夫妻倆開始找尋安養中心居住,透過朋友介紹,加上夫妻倆為基督徒,決定選擇雙連教會成立的雙連安養中心。
透過英文書信與雙連安養中心窗口盧小姐的熱心接洽,參觀時看到院區安排唱歌、書法、腦力、台語教學及聖經研究等課程,而且環境背山面海,讓人心情愉悅,如同高爺爺說:「當下想到聖經上說的伊甸園。」加上院區裡有很多高齡80歲以上的同伴都會講日文,讓夫妻倆感覺很熟悉,且日常生活及三餐都有專人照料,夫妻倆很快適應這裡的居住空間,山西奶奶笑說:「我喜歡吃這裡的飯。」
高爺爺表示,院區每天有六班接駁車接送到馬偕醫院或是淡水市中心,每周五院區有專屬採購車載送住戶到三芝市區購買日常生活用品,最重要的是,房間床頭及衛浴間都設有緊急鈴,居住安全性佳。
由於院區腹地高達1萬2千坪,建築物只占了20%,其餘80%都是戶外可供住戶散步空間,因此,院區利用WSN(Wireless Sensor Network)技術,建置院區無線感測網路,並與ZigBee無線通訊協定結合及智慧型監控系統,發展定位影像資訊服務,提供智慧化的安全防護空間。
此智慧空間建置可透過ZigBee配件的設定與安養機構環境中的WSN產生互動,針對大廳、各出入口及室外庭園重點區域限制進出的人士,並提供區域警戒功能,形成自動化的無形警衛。
潤福生活新象館
根據統計,台灣人平均花了生命的最後七年在病床或輪椅上,平均每人每年生活費用約要210~270萬元,有沒有想過,你人生的最後七年會是什麼樣的情形?
潤福生活新象館董事長楊子敬提到,高齡者隨著存款越來越少所需費用卻越來越高,也會產生恐貧症,然後花錢就會捨不得,例如曾經聽到有老人尿褲洗了重複使用,因此,如何減輕老人財力負擔將是政府要協助負起責任。
前警政署刑事警察局局長楊子敬67歲退休後,就被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邀請加入管理潤福生活新象館,轉眼間也15年了。他提到當初退休前遇到一位前長官嘆口氣說的一席話,「我全身都是病,活著很痛苦,但死也死不了。」
這句話讓楊子敬至今依然忘不了,但也讓他警惕著如何讓院區老人家晚年住得快樂舒服,享受生命的快樂是業者最大的責任,他不免感觸說:「我原以為退休後應該活不過80歲,因加入潤泰體系,除了每半年健康檢查,還有集團下的防老醫學中心適時調整補充不足的營養成分,才讓我至今健康狀況保養不錯,賺到了健康等於一年省了210萬元。」
楊子敬表示,高齡化對個人、社會及國家都是很沉重的負擔,上天對老人公平,不論有沒有錢,到一定時間都有病痛,有錢人可以負擔,沒錢的人怎麼辦?不是個人可以解決,要靠政府周全的措施,因此,讓老人保持身心靈健康,是自己的責任,也需要社會推動。
「把住戶當自己父母或爺爺奶奶照顧。」楊子敬提到,有些住戶剛離家來到潤福因寂寞不適應,晚上蓋棉被哭,但透過家庭般溫馨關心及飲食上的健康管理照顧,加上跟同伴在一起有正常社交,保持元氣後,過了一段時間發現住戶身心靈健全,壽命相對就會延長。楊子敬提到,潤福提供的銀髮族聚合的住宅有三大特點,地處商業區住宅home有家的舒適感覺、health完備的健康管理、hotel般大飯店尊貴享受的心情。
潤福生活新象館總經理侯凱琳提到,台灣人口結構中,單身不婚族比較沒有錢要留給小孩的觀念,開幕一年多就滿租,一直都是九成進住率,很多都是子女在國外。楊子敬提到,看到現在很多養老院像人民公社,導致大家對養老院有著不佳的觀感而不願入住,還記得30幾年前就跟當時內政部長吳伯雄提過老人住宅的規劃問題,例如全台有很多榮譽之家土地可以改成一般性弱勢可以入住的養老院,或是現在因少子化很多國中小都廢校,或是營房,政府都可以提供土地讓企業家一起合作建蓋,釋出免稅優惠措施鼓勵企業家加入,讓安養機構普遍化,社會各種階級的老人都可享有安穩的老年生活。
03年6月19日起,接受短期租賃承租戶,簽約未滿一年退租,須加付一個月月租金及管理費總和。
住戶吳氏夫妻:
賣屋錢轉換到享受來去自如的自我健康管理人生
現年80歲的吳先生及67歲的吳太太,育有四名子女,居住在台灣、加拿大及台灣等地,2001年退休後決定移民到加拿大,台灣房子先出租,五年前決定回台住進養生村。
「我父母民國87年就入住潤福,都活到100歲長壽,所以我跟任職中山科學院退休的先生提議承接父母的位置。」中央銀行退休的吳太太提到,當時上有高齡87歲的父母,下有幼兒幼女要照顧,每天處於煩心父母日常生活及身體病痛等問題。
在一次吳太太任職的中央銀行舉辦的健行活動,經過淡江大學時發現了潤福生活新象館環境很好,但由於父母有著不想離開自家的觀念,於是請父親榮總同事協助說服父母入住,沒想到喜歡玩股票的父親來到這家離淡水市中心證券公司很近的院區後,馬上就適應了;而原本視力不佳的母親常在煮飯過程中鹽加太多而讓食物報廢,夫妻倆長年以便當果腹,來到這裡後三餐有人照料,相對便利許多。
吳太太提到,當時父母有任何身體狀況,院區會先讓父母就醫檢查,處理過程家屬可以有充裕時間請假並交代工作事情,因為看了父母的經驗,自己也到了退休年紀,一方面決定移民加拿大,另一方面也決定承接父母的位置,希望年紀大了有經濟能力,不要成為小孩打拚事業及照顧下一代的雙重負擔。
吳先生表示,潤福設備完全為退休銀髮族設計,不會讓人感覺住在養老院,就像住在飯店一樣,享受所有專門為老人設計的一連串服務及安全措施,即使在床上不能行動,若有任何異狀房間紅外線儀器就會自動感應,立即會有專人前來關心。至於價位,長年住在國外的吳先生認為,國外養老院類似的設備大約每月要18萬6千美元,因此決定住進養生村後就把房子賣掉。
吳太太進一步表示,人老了要有自己老本及自己住的地方,在美國及加拿大設備空間較差的養老院月租金至少要2~3千美元,加上外傭工資貴,且法令規定看護時間每天限定8小時。
因此,當初回台尋找養老住處時,跟先生評估潤福周邊有淡江大學每天早晨可以去操場散步,三餐有人照料,還有很多課程可以選擇,加上設備好、空間大,夫妻倆將台灣房子賣的錢拿出1300萬當作押金,每月租金加管理生活費等,兩人約3萬多元,且押金屆時可以全數退回,因此還介紹了五位朋友入住,大家一起過著無憂無慮的充實生活。
專家建議
老了如何尊嚴過?就從年輕理財儲備資本開始吧!
隨著台灣人口老化趨勢日漸明顯,「退休」已逐漸成為熱門話題,何時開始準備?如何規劃?多數人努力一小段時間就放棄,繼續活在當下。
上班族平均工作30至35年,如果60歲退休後,活到80歲,未來的退休生活所依賴的就是目前工作時所累積的積蓄,所以愈早開始進行退休規劃,藉由時間的累積,才能愈早實現人生的夢想。
但退休金該準備多少才夠呢?如同本篇探討不同層級的老年居住生活,如果你要讓自己晚年在潤福養生村裡享受高檔生活,假設是身體健康狀況下要住20年,至少要準備1千萬元(每人押金650萬+每月管理費及生活費約22,000元);如果你要一般的安養機構例如雙連安養中心,假設健康狀態住20年,至少要準備700萬元(保證金20萬元+每月19000元);如果預算有限,也可以選擇公辦民營的至善安養中心,保證金4萬元,加上每月24000元生活費用,至少也要儲備500萬元養老金。
永豐銀行財富金融處處長韓志宇表示,退休金該準備多少因人而異,就如同你老了想住在什麼樣的地方。一般來說,為所得替代率的7成,把這個金額乘上退休後的餘命,大約就是退休金的基本金額。舉例來說,假設退休前月薪5萬,7成替代率就是3萬5千元,65歲退休後假設還有20年餘命,那麼退休金至少要準備84萬元。
但要提醒的是,退休生活除了基本開銷外,還要考慮醫療、長期照護、居住等需求,因通膨會侵蝕購買力,因此退休金準備最好也能隨著通膨而成長。
一般人談到退休規劃,想到的就是存「老本」,所謂的「老本」就是要有健康的身體及足夠的金錢,再輔以良好的居住環境、互相作陪的老友及老伴,退休生活才能過得悠遊自得。這些退休前該做的準備,有的可以靠投資慢慢把「老本」存起來,有的則要仰賴保險的保障來分擔風險。
至於該如何進行退休規劃呢?不妨先問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有答案後,再擬訂投資計畫,按部就班執行。
Q:準備幾歲退休?
Q:退休時需要多少退休金?
Q:目前已累積多少?
Q:要補足退休金缺口,每月要投入多少金額?
韓志宇表示,退休金投資不一定要保守,只要及早準備,長期投資,就可有效分散波動風險,在國人壽命延長的趨勢下,即使是退休族,也可將部分資金放在較積極的商品上,例如股票型基金,以增加收益,千萬別臨老退休才發現退休金準備不足,所以不妨趁著年輕及早準備,每個月藉由定時定額長期投資,利用「複利」的魔力,就能將小錢變成大財富。
為了兼顧報酬和風險,建議至少每年檢視一次投資組合,看個人或家庭目標及預算是否改變、各人生週期的需求是否有變動、市場是否出現重大變化、投資報酬是否如預期等,彈性調整投資組合,以確保順利達成退休計畫目標。
韓志宇表示,永豐銀行去年開始陸續投入資源建置退休理財平台,軟硬體兼備,硬體方面強化了基金交易平台,並新增「定期撥付」機制,另提供「試算管家」服務,讓退休準備事半功倍。 (文‧洪佩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