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股通餘額自四月八日起突然暴增,顯示資金從滬股抽離,於此同時,港股通餘額則是明顯大減。若想在本波資金行情中獲利,選擇上證五○、寶滬深等指數型ETF商品較有機會。許多投資人在投資的過程中,通常都會參考國際股市走勢,協助進行後續盤勢的判斷。由於時差影響,歐美股市開盤時間較台股晚,收盤大多在台灣凌晨時分,加上歐美資本市場發達、資訊公開透明,美股更是全球市值最大的市場,深具參考價值,因而長期被台股投資人視為先行指標。亞股延續多頭氣勢 港股尤為亮眼近日因美股進入財報密集發布期,市場觀望氣氛濃厚,道瓊指數呈現高檔震盪走勢,多空未明。歐洲主要市場如德、英、法股雖然創高,但受ECB購債與市場資金增加帶動,對於貨幣政策相對保守的台股而言,影響有限;反觀亞股,除了日股盤中一度站上二萬點,上證指數更自去年七月開啟漲勢以來,不斷改寫波段新高紀錄,上漲趨勢迄今仍未改變。上周全球漲勢最引人矚目的市場,非港股與大陸B股莫屬了。港股先是一天上漲九六一點,漲幅達三.八%,隔天盤中更一度大漲六.四三%,狂噴一六八六點,創下二○○八年一月以來新高,漲勢之大相當罕見!過去,一天超過三%的漲幅在港股雖然偶有出現,但是超過六%的漲幅,恐怕是史上第一遭。另一方面,大陸B股更是誇張,不僅深圳B股指數上漲超過六%,上證B股指數更大漲超過九%,漲停鎖死,漲勢之兇猛令人咋舌。資金持續匯入港股 推升指數市場的激情或許可以從報價板上看出來,但是為什麼激情?才是多數投資人想知道的事情。由附表的溢價數據可以看出,相同的公司在香港與上海掛牌,股價差異竟可以從八○%到二○○%以上,如此大幅的價差,自然就會引發投資人的比價效應,尤其對比現在陸股股價已高,操作難度大增,更是讓投資人有賣出股價高基期市場、轉進低基期落後市場的誘因。從滬港通額度的使用量,可以明顯看出陸股資金南下的趨勢。去年上證指數起漲時,滬股通一向保持較高額的使用量,港股通則是乏人問津。而從滬股通累計餘額折線圖可以看出,滬股通餘額自四月八日起突然暴增,顯示資金從滬股抽離,於此同時,港股通餘額則是明顯在同一天大減。此外,四月八日與九日,港股通使用額度皆達到當日上限,滬股通資金額度則為一二六%與一三八%,明顯出現資金淨流出的現象。另一項更令人側目的數據,是在港股通額度用完的這兩天,港股日成交量分別達到二五○○億與二九一五億港幣,相較去年全年的港股日均成交量不到七百億港幣,顯示資金正大筆聚集港股市場。不止港股 B股也上演比價劇碼眾所皆知,股市中資金是行情最重要的推手,從陸股成交量創下人民幣一兆五五四四億的歷史天量,從而帶動陸股瘋狂漲勢觀察,可以看出成交量的重要性。如今,資金流入港股,將帶動什麼樣的行情,無不令人期待!比價效應除了在陸港股之間明顯發生之外,上海B股、深圳B股亦紛紛出現資金轉進的噴出行情。由於B股相較於A股,市場規模要小得多,只要少量的資金就可以有效推升指數上漲,也因而上證B股日前就演出了激情一幕:除了停牌的個股,所有掛牌的八十三檔個股全數漲停!深圳B股指數也有六%以上的漲幅。由於比價空間仍大,加上香港股市、上海B股、深圳B股都有明顯噴出漲勢,足可證明本波價差收斂的爆發力非常強大,只要流入的資金動能延續,比價效應可望維持一段時間。就現階段而言,陸港股獲利空間仍是存在的,然而對於沒有參與港、滬、深市場的投資人而言,應該更急著想知道的是:台股市場有無獲利機會呢?就一般邏輯而言,要尋找台灣相關受惠股,應先找出溢價幅度大的個股,檢視產業與供應鏈狀況,以及台灣是否有任何公司進行出貨等基本面資料,再從中選擇受惠比例高者。不過由於本次行情動力來自資金,基本面因素便不在考量範圍,因此不適用上述選股法,應直接觀察資金流動概況,選擇與該市場關聯性最大之標的。透過ETF賺取獲利不落人後若以此為標準,可在台股中選擇掛牌的指數型ETF商品,例如上證五○、寶滬深、恒香港等(附表)。投資人對這些ETF商品或許較為陌生,但其性質與多數人熟悉的台灣五○、中一○○等類似,差別只是連結商品不同而已。需要提醒的是,這類商品沒有漲跌幅限制,像恒香港便曾一天上漲超過四○%,投資人進行操作時需多留意走勢,以免波動過於激烈而侵蝕獲利。此外,針對直接參與港、滬、深市場的投資人,有一個漲幅大幅落後的市場值得關注,那就是港股的小市值股和創業板。由於港股創業板過去交投並不活躍,多數時候不受投資者關注,今年以來其漲幅也落後港股大盤;然而就本益比角度觀察,今年二月香港創業板的平均本益比僅一一.九六倍,相較於目前上證A股創業板,其平均本益比已達九○倍,如果比價行情持續,則港股創業板的潛在獲利機會不言可喻。雖然本波資金南下帶來的比價行情令人期待,但本刊仍要再次提醒投資人,資金的移轉速度可快可慢,進行相關操作時,必須更加留意資金挪移情形,並且操作腳步要快,以免侵蝕到辛苦得來的獲利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