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四月二十八日,台股於盤中見到久違的萬點之後,就展開連續三個星期的震盪回檔走勢。雖然自盤中最高至最低,加權指數回檔幅度僅四.六%,但是櫃買指數的跌幅卻深達六.七%;又由於櫃買市場的中小型股票,大多為本土資金慣於認養的個股,因此,散戶投資人可以說是哀鴻遍野。市場上對於這種本土資金脫逃的現象,塑造了許多理由,最主要的有兩個,一個是丙種金主調高保證金,其次就是中國大陸股市的吸金效應。不過,這兩個理由都有不合邏輯之處;丙種金主將墊款保證金自一五?二○%調高至三○%,資金使用者只要調節部分持股轉換成現金即可,沒有一口氣出光持股的道理。至於中國大陸股市對台灣資金的吸金效應,要發生早就發生了,不會等到現在。我們認為,本土大戶賣股的真正原因,應該在於六月一日即將實施的漲跌停板幅度放寬至一○%。以一個持股一億新台幣的股市大戶而言,當加權指數在萬點附近時,下跌風險遠高於上漲的空間,萬一等到漲跌停板放寬至一○%,而股市發生崩跌走勢,該大戶極有可能一天之內就損失一千萬元,這,就是近期本土資金大舉撤離的最主要原因,也是中小型股跌幅遠大於大型股的原因。但是反過來說,當加權指數跌到一個市場公認的合理水準,或是跌無可跌之時,上漲的空間將遠高於下跌的風險,買進一億元的股票,極有可能在一天之內就獲利一千萬元。屆時本土資金當然會大舉回籠,掌握股價飆漲的機會。基於以上分析,我們認為,這一波的回檔,甚至不排除還有大戶刻意壓盤的可能。至於回檔見底的時間,快,於五月二十五日前後;慢,在六月份中下旬,當市場適應新的漲跌停板制度時,極有可能出現中期時間轉折點。而且我們相信,一旦波段行情展開,個股初升段,有可能在三天之內就完成二五?三○%的噴出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