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總理李克強於三月把今年經濟目標訂為七%的決心言猶在耳,只是過了幾個月,即使中國國家統計局堅持上半年的經濟成長維持七%,但在六月股災之後,人民幣在市場意外貶值,許多人都不免想問,事實是否離目標愈來愈遠?這正是八月底齊聚於懷俄明州、參加全球央行行長年會的金融大老們所擔心的一件事。即使中國政府積極護盤,但滬深股市指數從六月的高點已經腰斬,萬一中國經濟放緩的情況比預期嚴重,是否會拖累全球經濟成長的速度?他們的擔心並非杞人憂天,雖然中國官方口口聲聲表示一切都在控制之下,恐怕仍不能太輕忽四大不確定因素。因素一 經濟惡化導致失業率上升大陸在八月二十四日宣布降息降準,暫時讓股市的跌勢緩和下來,不少經濟學家認為其在年底前還會有降準的動作。另一方面,參與G20財長會議的大陸央行官員認為,大陸市場的動盪應該已近尾聲,但大陸經濟冰山下的部分,依舊令人擔憂。剛結束的中國九三大閱兵,表面看起來軍容壯盛,不過為了「閱兵藍」(改善空氣品質,保持北京上空的藍色),從八月二十四日到九月四日,除了汽車限行外,共有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山東、河南等七省區市,超過一萬家企業限產或停工,這還不包括閱兵封街,長達十哩的整條長安街上,所有辦公大樓、商場,從前一天到閱兵當天都要歇業。此外,八月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也已跌至四七.三的六年新低,必然會拖累總體經濟在第三季的表現。這種人為停工所造成經濟成長的進一步放緩,用降息降準是沒用的,何況中國其實從去年十一月就開始採行貨幣寬鬆政策,連續五次降息,但迄今一些反映經濟活力的指標,例如用電量、貨運量、採購經理人指數等都表現欠佳,再者生產價格指數(PPI)已經連續四十幾個月為負,顯示中國經濟缺的不是流動資金,而是持續增長的推動力。星展銀行(DBS)的研究報告近日指出,只有透過「釋出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才可能打破目前惡性的向下周期,並且中國官方推出這種方案的可能性非常高。近期大陸推動關於加速建築軌道交通與改造地下排水系統、電網和地下通信電纜等加快城鎮化步伐的專案,正是一個證明。不過,二○○九年的四兆元人民幣財政政策,導致地方政府債務大幅膨脹的教訓仍未解決,現在又要老調重彈,企圖回頭再用投資拉動經濟成長,實在讓人難以安心,畢竟大陸總負債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已經超過二五○%,恐怕走老路會使債務問題更加難解。企業利潤薄弱現警訊在北京經營禮品生意的孫穎表示,在大陸經營企業的利潤愈來愈薄,主要是人力成本高漲,而習近平上臺後的打貪成效彰顯,不但「三公」消費完全銷聲匿跡,也讓民間的消費趨於保守。最可怕的是,淘寶、京東等網購商店,讓消費者只要低價,不管品質,已經打趴了許多實體商店,但實體商店雇用的人力反而要比網路商城多得多。經營環境的不理想,重創像孫穎這樣的中小企業。原先開川湘餐館的王旭,現在成了全職在滴滴打車上拉生意的私家司機。王旭自十九歲從山東到北京發展,全盛時期曾經營面積有兩百多平方米的餐廳,但原本紅火的生意卻在近兩年一落千丈,讓他決定賣掉店面,乾脆開車掙錢。他表示,現在靠開車一個月平均可賺一萬多元人民幣,換算為五、六萬台幣的薪水,在台灣人眼中看起來不低,但是要在物價已經追上臺北,甚至還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北京養家活口,這樣的收入並不算高。像王旭、孫穎這樣的民營企業,占工業總值近七成,提供就業也遠超過國企與外企,經濟的放緩已經使他們首當其衝,如果經營環境繼續惡化,恐怕也會衝擊就業市場,造成社會的動盪不安。八月十一日大陸無預警令人民幣在三天內貶值四.六%,造成全球市場大震撼,掀起新興市場貨幣跟貶的匯率戰爭。因素二 人民幣貶值雖然央行行長周小川在近日舉行的G20財長會議上表示,人民幣沒有理由進一步下跌,但如果大陸經濟沒有明顯好轉,未來還將繼續下調基準利率和銀行存款準備金率的話,那麼人民幣匯率恐怕將更加疲軟,即使有助於緩和經濟陣痛,卻難以在短期提振經濟加速成長。瑞銀(UBS)指出,人民幣貶值其實也反映了熱錢外流、大陸外匯存底大幅減少,以及出口衰退的現實。因為干預匯市,八月外匯存底驟降至九三九億美元,而中國國內貨幣市場利率高居不下,意味著資本外流近幾周可能加劇。瑞銀報告指出,有鑑於市場擔心人民幣進一步貶值,預計資本外流近期內恐怕延續,這可能會觸發進一步降準。雖然降息降準也會再讓人民幣持續走貶,瑞銀認為,大陸還是需要通過降準以確保充足的流動性,維持足夠的貨幣和信貸供應,為財政擴張提供補充和支援經濟成長。因素三 美聯準會升息美盛集團(Legg Mason)旗下的西方資產管理(Western Asset Management)副投資總監Michael Buchanan說:「我們曾認為聯準會在九月啟動升息的可能性高於十二月,但現時的市場走勢反映當局在九月採取行動近乎不可能。」他續稱:「我們認為聯儲局將會展開的升息周期與過去非常不同,步伐將顯著較慢。」包括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拉嘉德(Christine Lagarde)在內的許多重要人士,均勸告聯準會千萬不能貿然升息,以免造成好不容易有了較強勁復甦的美國經濟就此熄火。在全球其他經濟體,包括中國都如此脆弱的時刻,美國經濟的復甦簡直已經成為全球企盼的救世主,如果太早升息,恐怕會連這微小的盼望都將澆熄。再者,聯準會一旦升息,就會使資金加速從新興市場流回美國,造成新興市場貨幣進一步貶值,貨幣市場流動性趨緊,勢必衝擊中國在內的這些國家之經濟成長。研究全球共同基金的專業機構EPFR就指出,近幾個月來,新興國家股票型基金贖回壓力特別大,其中投資大陸的股票型基金是資金流出最厲害的,可見在大陸股災以及聯準會升息的預期心理影響下,投資人已經紛紛用腳投票,遠離風險較高的中國市場。如果熱錢退潮,大陸央行肯定會干預匯市,維持匯率穩定,這樣一來,貨幣市場的流動性就必然更加趨緊,而央行放錢與降準、降息又將使人民幣進一步貶值,再次加速資金逃出大陸,如此惡性循環將會是一大隱患。因素四 落入通縮陷阱澳新銀行(ANZ)指出,根據歷史經驗,目前中國處於陷入通縮的邊緣。如果參照日本和中國自身九○年代的經驗,經濟在經濟繁榮期後進入快速去槓桿化,會往「通縮陷阱」。因為產能過剩、獲利下降和需求下降,都意味著大陸企業愈來愈難使用獲利來還清巨額債務。大陸五大銀行財報顯示,它們的不良貸款大幅上升,使其放款的心態更加趨於保守,這就會難以藉由降息與降準提高對企業的放款,從而提振經濟。或許這就是為何大陸在過去九個月已經降息五次,迄今卻依然見不到經濟明顯好轉的原因。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劉利剛認為,要消除上述風險,中國政府必須推出一系列積極的政策,例如短期內,需要鼓勵企業和地方政府進入資本市場進行融資。此外,也要允許企業和地方政府發行期限較長的債券,幫助他們延長融資期限,並降低違約風險。